基于儒家传统德性观的中国本土伦理领导力研究
[Abstract]:Nowadays, the mainstream leadership research in the West is mainly based on performance and ability, and aims at maximiz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org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endless business scandals have caused people to think deeply about how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Ethical leadership is an effective response to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ounds an assumption that the Confucian moral leadership i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ve ethical leadership, which emphasizes the need to call for the return of the leader's virtue in the present business world, especially in the Chinese business community. How to evaluate leadership in the current enterprise model,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performance and profit, is an urgent problem in modern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3XNF070)
【分类号】:C933;B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增田;孔子仁与礼的管理学诠释[J];孔子研究;2000年04期
2 黎红雷;;“中庸”本义及其管理哲学价值[J];孔子研究;2013年02期
3 蒙培元;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J];齐鲁学刊;2001年04期
4 顾文涛,韩玉启,吴正刚;领导的伦理性质与伦理的领导性质[J];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5 东方朔;德性论与儒家伦理[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凌文辁,郑晓明,方俐洛;社会规范的跨文化比较[J];心理学报;2003年02期
7 杨清荣;忠恕之道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5年06期
8 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9 景怀斌;;孔子“仁”的终极观及其功用的心理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的当代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叶士舟;《论语》中的管理思想摭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4 王长恒;;浅析孔子君臣之道[J];当代经理人;2006年02期
5 陈庆超;;德性的式微与回归[J];道德与文明;2008年02期
6 刘祖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7 刘俊杰;;儒学之“仁”及其对和谐文化建设之意义探讨[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方凌瑾;全球化语境下的大学道德教育[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9 金杨华;吕福新;;关系取向与企业家伦理决策——基于“浙商”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10 彭世勇;;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国际主流研究的差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夏凡雨;;试论现代化转录因子约束创新增强子[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姚菊花;杜旌;;本位与客位:中庸与集体主义关系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卿定文;基于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维亚;变革型领导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之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陈伟娜;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徐金海;领导转型:校长领导伦理的寻求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夏玉珍;中国社会规范转型及其重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丁小丽;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步伟伟;先秦主流思想的教育管理价值探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李晨;先秦儒家宽仁思想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温跃俊;儒家忠恕思想和全球伦理[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黄杰;伦理型领导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敏;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向度[D];河南大学;2011年
8 何磊;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卫东;孟子论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帅;女性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观及其教育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2 ;管理的艺术——李嘉诚先生汕头演讲录[J];财富智慧;2006年01期
3 王小锡,杨文兵;再论道德资本[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4 王振林;西方道德哲学的寻根理路[J];人文杂志;2002年03期
5 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凌文辁,方俐洛,艾尔卡;内隐领导理论的中国研究——与美国的研究进行比较[J];心理学报;1991年03期
7 冯俊文;组织习惯域理论[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6期
8 冯达文;作为人文教养的早期儒学——兼谈先秦社会历史演变中的贵族与平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10 戴木才;论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内在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娟,刘晓阳;论儒家修养传统及其当代价值[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公羽;儒家传统与人权·民主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东岳论丛;2000年06期
3 胡发贵;追求德性的升华—儒家“成人”论[J];学海;2000年04期
4 李英灿;儒家社会学何以可能[J];孔子研究;2003年01期
5 苗润田;论儒家的诚信学说及其现代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6 常新,史耀媛;儒家生态观的理性解读及其重建[J];唐都学刊;2003年02期
7 赵成生,李立;论儒家的“仁”、“信”观念及其现代意义[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陈食霖;让儒家传统伦理重新鲜活起来——读《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刘清平;从传统儒家走向后儒家[J];哲学动态;2004年02期
10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旭东;;身体伦理:一个隐而不显的儒家传统[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白龙飞;蒋利平;;试论儒家民本思想在晚明的嬗变[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锐;;论儒家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马德邻;;也论儒家的修身之道[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齐勇;;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6 马祥林;;儒家和谐思想辨析[A];孔学研究(第十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张言亮;;从“儒学与宗教的讨论”看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辉振;;儒家人性观之析论[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关凯;;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田辰山博士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杜维明 计海庆译;再看儒家世界观[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秋风;儒家复兴与社会整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彭国翔;儒家认同的抉择[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早报记者 田波澜;儒家精英政治在现代社会是否可行[N];东方早报;2011年
5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秋风;请经济学家放弃对儒家的偏见[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中国道路与儒家的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本报记者 褚国飞;探讨西方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等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纯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贝淡宁: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担当责任才是首要的[N];文汇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陶继新;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杜维明;人文精神的现代回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徐加胜;韩愈的道统及其宗教性诠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章益国;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冷天吉;知识与道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许家鹏;“儒术独尊”与“霸王道杂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正超;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家的困局[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海洋;儒家和合世界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宋巍巍;儒家和谐政治观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常佳;儒家民本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韩金梅;儒家生态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磊;儒家与基督教“爱”的思想比较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8 种丹;儒家身份伦理与人权观念[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杜倩博;儒家传统与西方自由主义“关系”的再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文一;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儒家君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80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18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