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数信息条件下的多属性决策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he preference relation-domina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domina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 the preference structure is given, and the decision-maker can only provide the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problem with the ordinal preference inform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cision-making method is obtained.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illustrated by several examples.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理学院;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61007;10761007)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11043;2007GZS2051) 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8号) 南昌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Z03365)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廖貅武,李垣,董广茂;一类不确定信息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2 穆瑞;张家泰;;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层次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10期
3 王坚强;信息不完全的多准则决策的SIR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义国;;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2 陈久月,余承安,陈海鹰,王红涛;小麦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5期
3 朱卫生,程守忠;宿9604小麦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4 孙红忠,高振魁;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动态变化的灰色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5 孙宪印,吴科,钱兆国,丛新军,沙英,邢丽云;灰色关联度在多穗型小麦高产育种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6 刘凤洲,郭凌云,王秋玲,刘艳,张桂花,谷传彦,马效红,庄洪锋;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综合评价小麦新品种[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7 赵淑贞,卢金宝,程海卫,莫军;海岛棉目标性状和品种间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8 崔春红;王阳;;棉花产量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9 叶彩霞;吴松强;秦政强;;农民消费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10 曾维林;;基于GM(1,1)灰色模型的江西省农村人均年收入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孝红;吴姝芹;申涛;范勇;;灰色预测控制及在篦冷机系统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崔凯;曹卫华;吴敏;王春生;;面向综合生产目标的铅锌烧结过程智能建模与优化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乔辉;;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城市环境噪声主要影响因素[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4 王四春;;基于GP的多准则决策函数稳定性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黄绪全;黄战;李成忠;唐振达;梁素萍;吴水亭;覃创建;袁洁;陈佐雄;韦海;唐雯青;韦春;许忠宝;;中小金融机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的应用[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6 张筱旋;叶剑;朱珍民;王冠男;;一种基于特征分析的旅游偏好挖掘方法[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poster】[C];2011年
7 钱锋;;基于灰色系统方法的产品价格预测[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明虎;卢文良;李文会;郑辉辉;;客运专线简支梁上拱变形灰色预测方法[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9 温平川;罗显波;;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不同区域电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文举;费敏锐;;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目标快速定位方法[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和平;金沙江支流龙川江流域河流输沙特征及其对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的响应[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罗晓清;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宋福根;基于模型整合的企业经营优化决策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张洁;综合比较优势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卢广彦;重大工程决策模式中若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沈利娜;广西果化石漠化监测区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8 陈海涛;基于供应链的中国石油资源安全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张伟;河北省矿山废弃地治理模式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辅松;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春晖;先进制造系统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吴春华;基于顾客价值导向的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测评模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立诚;企业并购中应用灰色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目标企业选择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潘冬梅;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建设人才需求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白雪;世界油船订单量的波动及其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马一博;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秦真珍;露天矿边坡变形灰色系统预报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夏青青;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成因及预测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周媛媛;基于DGA的变压器故障诊断[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冯晓华;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评价及战略对策选择[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鞠芳辉,刘德学;建设项目方案环境影响的模糊PROMETHEE排序[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2 罗均,吕恬生,王琦;产品设计质量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05期
3 解建喜,宋笔锋,刘东霞;飞机顶层设计方案优选决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4 唐万梅;;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多层次综合评价研究——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价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国恩;金宏;金炜东;;具有三角模糊数的多属性格序决策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年01期
2 戴跃强;徐泽水;达庆利;;基于不同直觉偏好结构的多属性决策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强;沈永平;陈英武;;多属性决策的支持向量机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4 陈春芳;朱传喜;余克弟;;区间置信结构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6期
5 陈学忠,潘杰义,邹慈宁;重视多属性决策方法论的研究[J];情报杂志;1989年03期
6 柏明国;朱金福;姚韵;;基于可能度的多混合属性决策方法[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7 张方伟;曲淑英;王志强;姚炳学;曾现洋;;偏差最小化方法及其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3期
8 廖貅武;张帆;董广茂;;不完全信息的一致性和冗余性问题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期
9 李霞;;部分权重信息下的模糊多属性决策组合赋权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0期
10 魏娟,梁静国,才华;基于粗集证据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生全;曹纯;;偏好结构的数值表示[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2 刘德峰;;一类偏好信息完全不确知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浒;岳超源;;PROMETHEEⅡ法的变形方法及一类优先函数[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蒋朝哲;胡培;高晓琴;徐芳;袁际学;;多属性决策问题方案预筛选的粗糙集方法[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宋圭武;;“经济人”问题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喜钟;单金平;;多目标决策技术的新理论体系构想[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梁娟;林元庆;;具有多目标结构评价功能的多目标决策方法[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吕庆U,
本文编号:2502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50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