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2 02:11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和提供公共物品的主要方式,它的本质是对公共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建立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上,因此唯有公民规范、理性、均衡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才能确保公共政策输出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民主性。随着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空间成为网络公共领域,其具有开放性、平等性、隐匿性等特征。既丰富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也促进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但网络的双重性效应导致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非规范性参与、非理性参与、非均衡性参与等影响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代表性。研究解决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秉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搜集和分析相关研究报告、案例、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善治、协商民主、公共选择等理论为指导,针对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非规范性参与、非理性参与、非均衡性参与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借鉴韩国、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等四个国家的网络政治参与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从政府、公民、法制建设、技术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公民...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含义
2.1.2 公民网络参与概念的界定
2.1.3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概念与特征
2.2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理论基础
2.2.1 善治理论
2.2.2 协商民主理论
2.2.3 公共选择理论
2.3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意义
2.3.1 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2.3.2 促进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3.3 规避公共决策失误
2.3.4 降低政策参与成本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现状分析
3.1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法规政策环境
3.2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典型案例
3.2.1 昆明PX项目
3.2.2 天津出租车改革
3.3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与成效
3.3.1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
3.3.2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成效
第四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
4.1.1 公民网络非规范性参与问题
4.1.2 公民网络非理性参与问题
4.1.3 公民网络非均衡性参与问题
4.2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方面的原因
4.2.2 公民方面的原因
4.2.3 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
4.2.4 技术保障方面的原因
第五章 国外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5.1 国外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实践
5.1.1 韩国公民参政及网络治理
5.1.2 日本公民网络参与
5.1.3 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
5.1.4 美国网络政治选举
5.2 国外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经验启示
5.2.1 推行网络实名制
5.2.2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第六章 促进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对策
6.1 政府方面
6.1.1 大力推进和完善电子政务建设
6.1.2 健全网络民意的收集、甄别和反馈机制
6.1.3 积极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
6.2 公民方面
6.2.1 提升网络公民的政治素养
6.2.2 积极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
6.2.3 培育网络公民的参与理性
6.3 法制建设方面
6.3.1 完善网络立法
6.3.2 加强网络监管
6.4 技术保障方面
6.4.1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6.4.2 强化网络治理技术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2992342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含义
2.1.2 公民网络参与概念的界定
2.1.3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概念与特征
2.2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理论基础
2.2.1 善治理论
2.2.2 协商民主理论
2.2.3 公共选择理论
2.3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意义
2.3.1 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2.3.2 促进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3.3 规避公共决策失误
2.3.4 降低政策参与成本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现状分析
3.1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法规政策环境
3.2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典型案例
3.2.1 昆明PX项目
3.2.2 天津出租车改革
3.3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与成效
3.3.1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
3.3.2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成效
第四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
4.1.1 公民网络非规范性参与问题
4.1.2 公民网络非理性参与问题
4.1.3 公民网络非均衡性参与问题
4.2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方面的原因
4.2.2 公民方面的原因
4.2.3 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
4.2.4 技术保障方面的原因
第五章 国外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5.1 国外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实践
5.1.1 韩国公民参政及网络治理
5.1.2 日本公民网络参与
5.1.3 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
5.1.4 美国网络政治选举
5.2 国外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经验启示
5.2.1 推行网络实名制
5.2.2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第六章 促进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对策
6.1 政府方面
6.1.1 大力推进和完善电子政务建设
6.1.2 健全网络民意的收集、甄别和反馈机制
6.1.3 积极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
6.2 公民方面
6.2.1 提升网络公民的政治素养
6.2.2 积极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
6.2.3 培育网络公民的参与理性
6.3 法制建设方面
6.3.1 完善网络立法
6.3.2 加强网络监管
6.4 技术保障方面
6.4.1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6.4.2 强化网络治理技术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2992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992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