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溢出的校企合作的知识投入决策模型
发布时间:2021-03-30 11:03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报告中尤其强调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潜能,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孵化平台和释放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创新潜力,更是为协同创新进行了方向指引。不同的组织通过相互之间进行合作,进行各种信息知识、资源等的交换和共享来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来实现知识、资源共享,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多元化的知识交叉创新也同时带来了各异质性知识主体的自有核心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核心竞争力流失的问题,如何保证在获得合作伙伴的知识溢出的收益的同时,降低自身知识溢出的成本,并尽可能吸收异质性知识,对异质性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提升自身知识创新能力,并保证双方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这种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本文立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校创新潜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现实需求,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选择协同创新异质性知识的关键溢出源校、企作为研究...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LFγγ、对g的影响趋势图
述命题得到如下结果. 5.2.1 连接模式边际知识产出对双方一般知识投入的影响分析在 0.5λ =的情况下观察L Fγ γ、 对g 的影响,由图 5.1 和图 5.2 可见g随着Lγ的增大而增大,随着Fγ的增加而减少,可证明命题二。进一步分析:(1)由图 5.2可知在双方边际知识产出中跟随者存在理论上限F0.78γ =,在1LFγλγ> +条件下,Fγ有最大值0.38,此时跟随者投入达到最大值 1,领导者投入为 0;领导者边际知识产出大于 0.57 时,领导者才会进行一般知识的投入,且双方边际知识产出差距很大,这表明若要达成合作,领导者要求绝对优势的边际知识产出。(2)图 5.1 中Lγ曲线平缓,Fγ曲线陡峭,这表明边际知识产出的增长的激励效用对于领导者是逐渐放缓的,对于跟随者确是逐渐递增的。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证明L Fδ δ、 对g的影响。
图 5.3L Fδ δ、 对 g 的影响三维图 图 5.4L Fδ δ、 对1-g 的影响三维图Fig.5.3 EffectL Fδ δ、 on g Fig.5.4 EffectL Fδ δ、 on 1-g观察L Fδ δ、 对g 和1 g 的影响,由图 5.3、5.4 可知g随Lδ的增大而增大,随Fδ的增大而减小,1 g 随Fδ的增大而增大,随Lδ的增大而减小。可验证命题 4。为了便于观察分析在 0.5Lδ =、 0.5Fδ =时做图 5.3、5.4 的切面图,得到图 5.5、5.6。由图 5.5、5.6 可知当 0Lδ =时 g0.48=; 0Fδ =时 g0.8=,表明当领导者的转化能力为 0 时,其知识溢出所得收益为 0,领导者的投入系数达到该阶段最低 0.48,跟随者的投入达到最大 0.52。而跟随者的转化能力为 0 时,领导者的投入系数达到最大 0.8,跟随者最低 0.2。这表明转化能力大小与双方所得创新租金相关,从而转化能力可调节双方创新资源投入。跟随者的最低值 0.2 明显低于领导者的最低值 0.48,表明跟随者对知识溢出收益更敏感。一旦知识溢出收益降低跟随者的投入意愿快速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协同创新中心内部治理结构研究[J]. 潘琳,饶敏.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5)
[2]协同创新过程中多阶段竞争与合作的共生演化研究[J]. 李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6)
[3]基于SNA社交媒体对企业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J]. 赵英,杨阁,谢彩云. 财经科学. 2014(10)
[4]领先还是模仿:基于商业知识溢出的创业决策机制研究[J]. 齐玮娜,张耀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7)
[5]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引导机制研究——基于“2011计划”实施背景[J]. 张钦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5)
[6]知识距离、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间知识共享——一个存在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 陈涛,王铁男,朱智洺. 科学学研究. 2013(10)
[7]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研究[J]. 傅利平,周小明,罗月丰. 科学学研究. 2013(10)
[8]基于价值创新链的协同创新:三阶段演化及其作用[J]. 曾祥炎,刘友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20)
[9]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 甄红线,贾俊艳.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3(02)
[10]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时间优化研究[J]. 吴传荣,陈英武.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04)
本文编号:3109400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LFγγ、对g的影响趋势图
述命题得到如下结果. 5.2.1 连接模式边际知识产出对双方一般知识投入的影响分析在 0.5λ =的情况下观察L Fγ γ、 对g 的影响,由图 5.1 和图 5.2 可见g随着Lγ的增大而增大,随着Fγ的增加而减少,可证明命题二。进一步分析:(1)由图 5.2可知在双方边际知识产出中跟随者存在理论上限F0.78γ =,在1LFγλγ> +条件下,Fγ有最大值0.38,此时跟随者投入达到最大值 1,领导者投入为 0;领导者边际知识产出大于 0.57 时,领导者才会进行一般知识的投入,且双方边际知识产出差距很大,这表明若要达成合作,领导者要求绝对优势的边际知识产出。(2)图 5.1 中Lγ曲线平缓,Fγ曲线陡峭,这表明边际知识产出的增长的激励效用对于领导者是逐渐放缓的,对于跟随者确是逐渐递增的。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证明L Fδ δ、 对g的影响。
图 5.3L Fδ δ、 对 g 的影响三维图 图 5.4L Fδ δ、 对1-g 的影响三维图Fig.5.3 EffectL Fδ δ、 on g Fig.5.4 EffectL Fδ δ、 on 1-g观察L Fδ δ、 对g 和1 g 的影响,由图 5.3、5.4 可知g随Lδ的增大而增大,随Fδ的增大而减小,1 g 随Fδ的增大而增大,随Lδ的增大而减小。可验证命题 4。为了便于观察分析在 0.5Lδ =、 0.5Fδ =时做图 5.3、5.4 的切面图,得到图 5.5、5.6。由图 5.5、5.6 可知当 0Lδ =时 g0.48=; 0Fδ =时 g0.8=,表明当领导者的转化能力为 0 时,其知识溢出所得收益为 0,领导者的投入系数达到该阶段最低 0.48,跟随者的投入达到最大 0.52。而跟随者的转化能力为 0 时,领导者的投入系数达到最大 0.8,跟随者最低 0.2。这表明转化能力大小与双方所得创新租金相关,从而转化能力可调节双方创新资源投入。跟随者的最低值 0.2 明显低于领导者的最低值 0.48,表明跟随者对知识溢出收益更敏感。一旦知识溢出收益降低跟随者的投入意愿快速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协同创新中心内部治理结构研究[J]. 潘琳,饶敏.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5)
[2]协同创新过程中多阶段竞争与合作的共生演化研究[J]. 李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6)
[3]基于SNA社交媒体对企业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J]. 赵英,杨阁,谢彩云. 财经科学. 2014(10)
[4]领先还是模仿:基于商业知识溢出的创业决策机制研究[J]. 齐玮娜,张耀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7)
[5]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引导机制研究——基于“2011计划”实施背景[J]. 张钦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5)
[6]知识距离、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间知识共享——一个存在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 陈涛,王铁男,朱智洺. 科学学研究. 2013(10)
[7]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研究[J]. 傅利平,周小明,罗月丰. 科学学研究. 2013(10)
[8]基于价值创新链的协同创新:三阶段演化及其作用[J]. 曾祥炎,刘友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20)
[9]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 甄红线,贾俊艳.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3(02)
[10]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时间优化研究[J]. 吴传荣,陈英武.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04)
本文编号:3109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10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