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01:49
  随着国内居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步加剧,老年人整合性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颇具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概念便孕育而生。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模式的探索,但对于迅速发展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来说,我国管理和评价体系显然仍不够成熟,从而导致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未能得到有效评价监管。因此,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能力,从而规范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这对于国内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以及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以国家标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普通养老机构评价指标体系为框架,考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服务特色,增加专业医养服务指标内容,构建了科学合理、易操作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本文综合直觉模糊理论、前景理论及证据推理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搭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模型。本模型根据直觉模糊理论及前景理论对评价数据进行预处理,既保留了数据的不确定性,又同时考虑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然后运用证据推理理论集结综合评价值,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评价排序。最后,本文基于评价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核心算法,设计开发...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价值函数

评价指标体系,机构,思路


第3章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7–图3-1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3.3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文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可以看出,本文在界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依据的基础上深入考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特色,综合普通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内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参考国家标准中普通养老服务评估内容,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四个维度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和服务,从而奠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脉络。同时增设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和康复护理服务的相关指标内容来考察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方面的投入,进而构建出一套科学且可操作性强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1所示。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层结构:顶层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顶层指标表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服务能力;一级指标则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分解为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和服务四个维度,是对服务能力各个侧面的具体展现;其中二级指标是考虑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服务特色的基础上,由具有代表性且易于评价的42项指标组成,其中14项是定量指标,28项是定性指标。该指标内容此外除了定性和定量指标之分,该指标又分为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效益型指标是指取值越大越好的指标,该评价指标体系中绝大部分指标都是效益型指标,成本型指标则指取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如室内噪音)。

界面图,界面,评价对象,信息


燕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42–5.1.3系统功能界面设计本系统功能界面是由MicrosoftC#和Python编写,数据库采用MySQL设计,功能界面包括如下部分。(1)添加基本信息启动该系统后,在屏幕左上方便可新建评价项目,进行养老机构法服务能力评价,如图5-2所示。在对个人项目信息进行保存之后便进入评价系统的主界面,如图5-3所示。该主界面上设计有评价对象信息和指标体系信息等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左边部分便是评价对象信息,点击“评价对象”可添加评价对象信息,该信息主要对养老机构基本情况进行采集,采集指标均为描述性信息,不需任何检查数据,根据此页面的“基本信息”,用户通过以上信息对该养老机构水平进行初步了解,如图5-4所示。(2)添加指标信息系统主界面的右边便是指标体系信息部分,该部分不仅可以添加、保存、修改和删除指标内容,还可同时定义评价指标的性质为定性指标或定量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成之后,便可将用户收集整理好的指标初始评价数据以定性、定量或区间指标的形式输入指标信息采集界面,其定性、定量及区间指标信息采集界面分别如图5-5、5-6及5-7所示。图5-2新建项目界面


本文编号:3221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221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