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从“自卑”到“自信”:一所学校的逆袭 ——中学校长道德领导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02:54
  在科学理性主导的技术统治时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功利性和多元性凸显,德性伦理和关怀价值被淡化和边缘化。教育旨在培育完整的人的真义也走向失落,学校运作对育人目标失去洞见,现代学校领导面临工具理性和技术本位的多重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国内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就基础教育而言,校长仍是学校发展和变革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道德领导理论为培养完整的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供了适切的校长领导范式。目前,国内关于校长道德领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然层面的理论探讨。本研究试图通过展现一位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校长道德领导实例,探讨本土化校长道德领导相关实然问题。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以“时代楷模”C校长为研究对象,以C校长领导的T县M中学为校长道德领导实施的观察现场,基于“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对C校长道德领导实施过程进行描述。研究尝试呈现C校长道德领导实施与M中学逆袭的真实图景,探究M中学由“自卑”走向“自信”背后的校长道德领导作用,观察校长道德领导实施的成效和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并据此进行诠释和思考。研究发现,校长道德领导实施旨在建立有德行的学校,培养积...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从“自卑”到“自信”:一所学校的逆袭 ——中学校长道德领导个案研究


中学校长道德领导个案研究路径图

平面图,学校,平面,校长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图3-1学校平面简图1.文化广场整体看来,文化广场被文化墙包围,其正中立有“经天纬地”字样的学校标识,文化墙上标有校训、办学理念及蕴含传统文化意蕴的典故名言等。文化广场中正对M中学校门的文化墙上刻有“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这14个字,是C校长于2018年筹划修建的,是其办学思想的凝练。文化广场是C校长每天到办公室的必经之路,也是C校长口头经常提起并认为可以引发其思考的场所。2.教学楼教学楼是C校长检查各个年级早晚自习和“推门听课”的主要场所,有时候C校长还会和学生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聊天。除了高一至高三各个年级的教室,班主任办公室分布在教学楼不同楼层,也是C校长每天必去的场所。C校长每天都会走进办公室,就班级情况或班主任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正式或非正式沟通,并根据需要给与帮助。3.操场操场是C校长每天的必去之地,除特殊情况,C校长每天会到操场和学生一起跑课间操,除C校长之外,学校的部分行政领导以及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也会到操场培学生们一起跑操。跑操前后,有时学生会主动要求和C校长合影,C校长会答应学生的请求,和他们一起拍照。晚饭后,C校长也会经常到操场走上规定圈数,然后再去教学楼“转转”或直接去行政楼办公。4.食堂


本文编号:3378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378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