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解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2 23:50
  妇女群体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建立了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带领妇女广泛开展妇女解放运动,以期能够联合广大的沂蒙妇女,取得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以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妇女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和归纳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分三个部分对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解放进行探讨。首先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和妇女解放的相关概述进行梳理。一是沂蒙抗日根据地从创建到发展的主要概况。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经历了初步开辟、形成发展、艰难巩固和成熟胜利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为其开展妇女解放提供良好的革命环境;二是妇女解放的理论依据。妇女解放就是指以妇女群体为主体,以推动妇女群体的整体解放,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和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运动。其次是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内在需求和保障条件。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解放有其内在需求,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建设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时,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分局颁布的各项解放政策和山东抗日民主政权颁布的各项法律条例为沂蒙...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基础和条件
    (一)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概况
        1.沂蒙地区的历史环境
        2.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二)妇女解放的理论依据
        1.妇女解放
        2.妇女解放的基本理论
    (三)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内在需求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
        2.巩固沂蒙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
        3.实现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四)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保障条件
        1.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制度保障
        2.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组织保障
二、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具体实践
    (一)政治解放:从拘囿家庭到参政议政、拥军参战
        1.抗战前沂蒙妇女拘囿家庭的政治状况
        2.制定和发表妇女参政政策,鼓励妇女参政议政
        3.妇女团体及妇女干部带头领导,积极拥军参战
    (二)经济解放:从完全依附到走向独立
        1.抗战前沂蒙妇女依附男性的经济地位
        2.引导沂蒙妇女参与农业生产劳动
        3.动员沂蒙妇女参与手工业生产劳动
        4.妇女经济权利的逐步获得
    (三)文化教育解放: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文化素质的提高
        1.抗战前沂蒙“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理念
        2.制定关于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
        3.开展妇女干部培训班、冬学、识字班等教育活动
    (四)思想观念解放:从落后保守到革命意识的萌动
        1.抗战前沂蒙根深蒂固的保守封建思想
        2.利用报刊、歌谣等形式唤醒沂蒙妇女的革命意识
        3.建立妇女救国组织,激发沂蒙妇女的革命热情
        4.“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的初步传播
    (五)身体解放:从缠足、结髻到放足、剪发
        1.抗战前沂蒙妇女缠足和结髻的状况
        2.颁布禁缠足的法令条例,持续深入宣传和引导放足
        3.引导妇女剪发走向革命,追随革命新风尚
        4.妇女服饰、生理等方面的身体解放
    (六)婚姻解放:从婚姻包办到婚姻自主
        1.包办、买卖婚俗下的沂蒙妇女
        2.制定和颁布婚姻法规,严禁各式婚姻陋俗
        3.积极宣传婚姻自由,形成自主婚恋观
三、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评价与启示
    (一)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成效
        1.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显著提升
        2.根据地妇女的文化水平和革命意识普遍提高
        3.根据地妇女的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不足
        1.妇女解放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2.妇女解放的侧重点存在偏差
        3.妇女解放具有战时过激性
        4.根据地妇女面临家务劳动和革命生产的双重压力
    (三)沂蒙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的当代启示
        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开展妇女事业的前提
        2.经济解放是基础,思想解放是根本
        3.重视激发妇女的主体意识,切实保障妇女群体的合法权益
        4.注重强化妇女组织建设,将妇女群体进一步组织起来
        5.妇女解放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67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767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