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市场与计划非凸组合背景下科技资源的配置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01:38

  本文关键词: 科技资源 资源配置 配置效率 出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我国,市场开始形成对科技资源的自配置机制,但政府仍居主导作用。我国科技资源因配置不当造成的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和质量失衡等问题突显,如何使科技资源配置实现最优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借鉴美国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德国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及日本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之上,本文提出利用市场与计划二元机制的非凸组合,并辅以制度与文化等第三配置模式,从市场化配置、资源共享、仪器协作及科技投入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实现科技资源节约、高效和创新配置的优化目标。
[Abstract]:In China, the market has begun to form a self-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but the government still plays a leading role. The problems of the total amount imbalance, structural imbalance and quality imbalance caused by improper allo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in China are highlighted. How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sharing mechanis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Germany and the 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in Japan, In this paper, the non-convex combination of the dual mechanism of market and plan is put forward, and the third allocation mode, such as system and culture, is used to reform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market allocation, resource sharing, instrument cooper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syste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saving, efficient and innovative allocation of optimization objective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放式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机理及政策研究(41361103)”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制造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模式及策略选择”(SK20130090-13)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家喜;彭洁;;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内涵及驱动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年28期

3 肖丁丁;朱桂龙;;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年01期

4 郭铁成;孔欣欣;;中国正在进入科技人力资源红利期[J];红旗文稿;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乐斌;李君;曾琼;;基于创新中心城市比较的重庆市R&D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2 江成山;孟卫东;熊维勤;;协同创新效率的国际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李宝艳;兰岚;;论实现中国梦的六大保障[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余泳泽;刘大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价值链外溢效应——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空间面板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5 马述忠;陈颖;王笑笑;;农业FDI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种业研发能力视角[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6 潘勤华;张诗娟;宋丽媛;;基于PCA法的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分析[J];北方经贸;2013年09期

7 桂黄宝;;基于锡尔熵和基尼系数法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8 张望;;技术差距、政府补贴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谭琨;何志毅;;国家中长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排名[J];科技和产业;2014年01期

10 陈岩;翟瑞瑞;张斌;;科技资源配置、协同效应与企业创新绩效[J];财经论丛;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源远;程天金;鲁成钢;李宏涛;杜媈;;加强环保科技人才积累促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2 桂黄宝;;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潘雄锋;刘清;赵一霖;;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凡;章东明;;金砖国家技术吸收能力因素比较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韦影;张茜;;研发团队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跨层次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张玉臣;李晓桐;;我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绩效特征[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3:科研和创新绩效管理(Ⅱ)[C];2014年

7 陈岩;张斌;翟瑞瑞;李毅;;国有企业所有权、债务与创新:整合委托代理与所有者冲突视角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卢博科;唐清泉;袁莹翔;;创新效率、行业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唐清泉;卢博科;袁莹翔;;工业部门、资源投入和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部门的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赵惠芳;吴敏洁;徐晟;陈辉;;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部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远;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贾宪洲;知识互补性视角下科研对自主创新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邓练兵;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刘丽萍;复杂系统环境下中国企业合作创新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窦伟;中国企业国际扩张与创新绩效:母国产品开发经验的调节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6 贺灵;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及增进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高宏伟;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8 王忠福;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9 杨莹;企业技术能力对提升技术学习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李苗苗;创新环境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博;全国中医药科技资源现状调查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苗长贵;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金中杰;我国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周雷;北新建材商标战略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崔家岳;基于生态群落理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6 姚巍;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与评价指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红飞;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王君兰;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竺学锋;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10 张玉伟;面向轮胎制造业的协同商务平台研究与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瑶,刘春波,朱林生;层次分析法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涛;张若雪;;人力资本与技术采用:对珠三角技术进步缓慢的一个解释[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3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4 陈凌,姚先国;论人力资本中的资源配置能力[J];经济科学;1997年04期

5 安同良;施浩;Ludovico Alcorta;;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6 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7 刘玲利;;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研究[J];经济纵横;2009年02期

8 周勇;李廉水;;基于“非线性”主成分法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9 刘民婷;孙卫;;基于DEA方法的产学研合作效率评价研究——以陕西省制造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3期

10 郭斌,谢志宇,吴惠芳;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今年目标:四大科技工程 十个重点专项 十项重点工作——市科委主任陈超英答本刊记者问[J];天津科技;2001年01期

2 刘思峰;科技综合实力评估指标与数学模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谢明权;2002年广东科技工作展望[J];广东科技;2002年01期

4 刘元力;山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其成因[J];山西科技;2003年02期

5 庞智强;甘肃省科技实力评价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卢子芳,巨有俊;江苏省科技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4年05期

7 李明月;登山,我们需要怎样的力量?[J];华东科技;2005年Z1期

8 ;辉煌“十五”:着力提高科技服务能力[J];农村实用技术;2006年11期

9 向巴平措;;在全区科技大会上的讲话[J];西藏科技;2006年12期

10 多吉泽仁;;在全区科技大会上的讲话[J];西藏科技;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彬;;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演变及启示[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2 叶祥凤;;四川省科技创新运作技术与环境建设探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3 李建峰;;黑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刘思峰;;科技综合实力评估指标与数学模型[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孙军;;山东省科技进步情况分析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旭;坚持求真务实 推动科技创新[N];重庆日报;2007年

2 记者 刘志强;贵州科技重点:整合资源合作创新[N];科技日报;2007年

3 ;科技演绎奇迹 创新引领发展[N];宁夏日报;2007年

4 记者 景茂盛 闫少谨;全省科技与宣传盛开“并蒂莲”[N];山西科技报;2006年

5 中共运城市委书记 张茂才 运城市市长 高卫东;加强自主创新 推进科技强市[N];山西科技报;2007年

6 通讯员 靳蕾邋范秋菊 陈军 郭岩 岳朝晖 本报记者 乔地;为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N];科技日报;2008年

7 李昌友;市科技局: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N];玉溪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查相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N];遵义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章文秀;海西:科技创新带来新活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 加快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N];长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尹红;我国“省部科技共建”合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丰志勇;基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密集区技术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阳;中国国家运动队科研团队运行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程萍;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万杰;河北省科技实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07年

2 陈晓芳;广东省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利岩;京津冀科技梯度测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赵志娟;贵州省与部分省份科技水平的比较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5 付强;哈尔滨市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章高丽;福建省科技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杨旭;河南省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评价及省际比较[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石诚;论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邓捷;惠州市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10 明阳;四川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4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514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7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