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市场化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 高科技研发组织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价值函数 内部市场化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首先论述了社会组织中人们的行为依据归根结蒂来源于组织的管理人格界定,组织人格界定决定了组织的管理逻辑,进而提供了组织的管理依据和标准;然后分析了组织人格界定与管理机制的历史变革,进而将研究重点放在高科技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并在分析国内外高科技研发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内部市场化理论和科斯定理,得出我国科研机构实施内部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路径。
[Abstract]:Firstly, it discusses that the behavior basis of people in social organization come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personality in the final analysis, which determines the management logic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n provides the management basis and standard of the organization. Then it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organizational personality defini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field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high-tech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high-tech R & D organiz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internal marketization and Coase theorem,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operating path of implementing the internal market-orient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 in our country'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obtained.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40;G3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美娜;王凤科;;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中国商贸;2011年17期
2 吴易风;;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3 王晓红;;浅谈如何加强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科技资讯;2011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庆;;双维度产权视角下论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J];城市规划;2007年12期
2 肖卫;朱有志;肖琳子;;从家庭承包责任制到集体林权改革看农村产权制度完善[J];调研世界;2010年02期
3 杨和平;;现代资本主义产权制度变化的历史方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杨振宇;;论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产权路径[J];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5 吴振球;尹德洪;;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比较——基于私有产权起源和产权制度演进动力视角[J];经济问题;2007年11期
6 胡家勇;裴小革;于长革;;2007年政治经济学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8年01期
7 张文贤;;中国产权改革的顶层设计和产权理论的学术前沿——刘诗白经济思想研究之二[J];经济学家;2012年07期
8 孙飞;;解析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三个关键点[J];经济纵横;2010年02期
9 储建国;贺东航;;经济共和主义视角下的地权改革——以林权改革为例[J];开放时代;2009年06期
10 李学迎;李振宇;;科斯与马克思的法经济学思想比较[J];理论学刊;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康晓强;;产权理论:马克思和巴泽尔的比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2 李世庆;;双维度产权视角下论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洋;;论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管理革命”[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程言君;李芳;;人力产权研究对产权理论的传承和超越[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程言君;李芳;;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人力产权研究对产权理论的传承和超越[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赫;中央企业母公司产权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卞琦娟;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高元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效平;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产刑法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辉;农业技术创新的产权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雄根;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索海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戴芳;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薛凤蕊;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及效果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陈燕;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炜;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何淑平;高校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何易;产权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徐聪;建筑企业对项目经理的激励:一个项目治理的视角[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6 陈福娣;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操道斌;论民办高校法人地位的异化与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珍秀;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孟庆峰;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及其实现条件[D];南京财经大学;2007年
10 庄宁;民办高校产权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林洁梅;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J];广东科技;2003年Z1期
2 王力强,冯艳荣,高旭;科研院所型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初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3 刘廷元;;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谈谈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活力;2006年11期
4 侯箴;;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J];商场现代化;2006年15期
5 杨传林;姜学民;;论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6年15期
6 叶凌;王锦涛;;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互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08期
7 穆爱民;;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商业时代;2006年34期
8 何贵林;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J];特区经济;2005年08期
9 杨月坤;;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在融合中创新[J];特区经济;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小琳;;构建“面向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探讨[J];农村经济;2007年02期
2 宋绍繁;陈玲;曾艳;王巧巧;;论人力资源管理的难以模仿性[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9期
3 徐旭敏;;和诣管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何新征;刘德雄;张理中;;新时期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探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毛娜;宋合义;祝芳芳;;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J];未来与发展;2007年06期
6 王国弘;赵涛;;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价值观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闻效仪;;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的相互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岳鹏;齐晓丹;;浅议体育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J];运动;2010年01期
9 陈莉;;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口学刊;2006年05期
10 徐挺;王培根;;现代企业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晓轩;时勘;;科技创新管理的行为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维国;论我国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晓兰;麦当劳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3 史春生;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N];市场报;2002年
4 蒋建华 杨从杰;JIT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环境分析[N];中国人事报;2004年
5 黄瑞填;实现“人本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N];农民日报;2001年
6 宋卫;中国HRM悄然迈进e时代[N];中国企业报;2003年
7 佚名;美日HR管理模式相互交融[N];发展导报;2002年
8 记者 桂雪琴;七○八所人才不再出多进少[N];中国船舶报;2003年
9 韬略咨询高级管理顾问 刘韬;人才先才战略[N];组织人事报;2002年
10 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 汪卫东;美日汽车人才战略分析与借鉴[N];中国工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春荣;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张海;建材企业人力资源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永瑞;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2 蔡磊;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康建安;高校国家工程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与设计[D];中南大学;2006年
4 王晶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微小贷款客户经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赵丽;基于工作和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张霓;中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王婷;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高海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卢庆奎;基于文化差异的中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关丽丹;在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34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53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