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重大地震灾害救援要素系统及其救援功能

发布时间:2018-03-17 10:37

  本文选题:地震灾害 切入点:救援 出处:《世界地震工程》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救援要素系统是重大地震灾害救援活动实证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由救援组织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物力资源系统和救援对象系统组成。系统中必须具备能够创造基本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和防灾条件的各个基本要素。各子系统都有各自的救援功能,共同构建综合救援强势。4个子系统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救援工作在各级救援组织的领导、指挥下进行。救援资源的种类、数量、救援的地域、程度与时限应与救援对象的需求相吻合,且呈现供需平衡状态。救灾资源应满足需求性,输送的方向性与定位性,种类、数量的适宜性等。救援对象系统是救援要素系统的核心,其他3个子系统服务于救援对象系统。
[Abstract]:Rescue el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major earthquake disaster rescue activities. It is composed of rescue organization system, human resources system, Material resources system and rescue object system. The system must have the basic elements that can create basic living conditions, medical conditions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conditions. Each subsystem has its own rescue function. The four subsyste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rescue work is conducted under the leadership and command of the rescue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The type, quantity, and region of the rescue resources, The degree and time limit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the rescue object, and present a state of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 disaster relief resources should meet the demand, the direc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the type, The rescue object system is the core of the rescue element system, and the other three subsystems serve the rescue object system.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172)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4209089)
【分类号】:P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苏幼坡 ,刘天适 ,杨君君 ,刘瑞兴;时间就是生命——震后“黄金24小时”的分析[J];城市与减灾;2002年03期

2 苏幼坡,徐美珍,刘英利;自救与互救——严重地震灾害后扒救灾民方式[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卫国;陈建伟;苏幼坡;;日本地震灾害死者死因分析与思考[J];世界地震工程;2012年03期

4 陈建伟;王卫国;苏幼坡;陈艳华;;地震灾害避难弱者及其救助规划[J];世界地震工程;2013年02期

5 王卫国;陈建伟;苏幼坡;;地震应急救灾物流瓶颈与对策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3年03期

6 陈建伟;王卫国;苏幼坡;李欣;;地震应急救灾资源配置模型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3年04期

7 陈建伟;宋小青;苏幼坡;;地震灾害避难场所的类型演变与防灾功能[J];世界地震工程;2014年01期

8 李延涛;王卫国;陈建伟;苏幼坡;;地震复合灾害与应急救援对策[J];世界地震工程;2014年01期

9 单修政,徐世芳;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问题综述[J];灾害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菲;;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及管理机制研究[J];城市;2009年08期

2 苏幼坡;;吸取经验教训 提高城市防灾能力[J];城市环境设计;2008年04期

3 叶明武;王军;刘耀龙;许世远;;基于GIS的上海中心城区公园避难可达性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2期

4 叶明武;王军;陈振楼;许世远;;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的综合决策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2期

5 钟志新;;震后应急救援路径选择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年01期

6 钱洪伟;;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评价理论及应用研究探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年02期

7 王东明;李永佳;陈洪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黄宝森;张云昌;胡卫建;;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自救互救调查情况比较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5期

8 陈升;;汶川特大地震五大极重灾区政府应急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受灾群众评价视角[J];公共管理评论;2009年00期

9 吴小飞;崔金东;李旭;;秦皇岛市应急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现状分析及建议[J];甘肃科技;2013年08期

10 董曼;杨天青;陈通;魏文薪;;地震报道中死亡人数估计方法的适用性分析[J];地震;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富平;姚清林;黄崇福;曲国胜;赵晗萍;王野;;灾害救援仿真模式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叶明武;王军;许世远;陈振楼;黄静;;城市绿地公园防震避难规划方法构建与应用[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晶波;刘阳冰;杨建国;;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地震废墟结构爆炸成型仿真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晶波;刘阳冰;杨建国;;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地震废墟结构爆炸成型仿真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升;孟庆国;胡鞍钢;;政府应急能力及应急管理绩效实证研究——汶川特大地震地方政府为例[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青年基金获得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苏幼坡;王卫国;陈建伟;李延涛;;山地地震复合灾害与城镇应急救援方略[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岳阳;周向频;;基于“平灾结合”思想的中日防灾公园改造对比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石云龙;基于CAS理论的地震紧急救援系统模型构建与模拟仿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邓砚;县市政府地震应急行为模式和区域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3 游志斌;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陈静;基于GIS的空间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防灾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5 宁宝坤;地震灾害时空分布与紧急救援响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0年

6 唐林霞;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物资配置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苏薇;山地城市商业中心区避难疏散评价与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刘优平;地震作用下饱和土中输流管道动力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冲;城市中心区公园防灾避险功能空间改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彦;基于平灾结合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洪琳琳;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丽;村镇地震灾害钢索避难篷房的规划及其结构形式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滕瑜;吉首市应急联动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风雷;唐山地震救援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曾雪松;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探讨[D];重庆大学;2011年

8 李林芝;西南山地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总体规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巫义力;平灾结合下的陕北地区河谷型小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斌;震后路网破坏下的救援物资车辆路径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延涛,苏幼坡,刘瑞兴;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思想[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2 苏幼坡,刘瑞兴;防灾公园的减灾功能[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3 王卫国;;唐山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马亚杰,苏幼坡,刘瑞兴;城市防灾公园的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1期

5 王卫国;陈建伟;苏幼坡;;防灾公园防火树林带的设计与防火功能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年03期

6 杨s鷖,

本文编号:1624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624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5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