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社团参与对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大学就业社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5 11:49
从200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完善,国家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教育部大幅度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希望有效地增加高素质人才的供给,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我国就已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很多学校硕士研究生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半或两年。但是,近三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却在放缓,应届生就业市场需求量减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另外,根据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已经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面对研究生如此严重的就业问题,诸多的就业社团应运而生。就业社团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研究生希望通过参与就业社团增加研究生的求职渠道或是提升研究生的能力素质。本文主要分析研究生就业社团到底在哪些方面带来了就业能力的影响,挖掘研究生就业社团的问题,最终促使就业社团能够更好地为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文章首先讨论当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的迅速扩张与目前就业形势的加剧之间的矛盾,并着重介绍了由于此种矛盾,就业类社团相继涌现的现状。同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视角下对于就业...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研究生就业社团
二、就业能力
第二节 研究生就业社团与研究生就业能力关系的现有研究
一、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
二、研究生社团作用的研究
三、就业社团与就业能力关系的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理论分析模型
第二节 实习渠道拓宽和就业能力的关系
第三节 求职心理和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内在动机
二、榜样作用
三、归属感
第四节 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升和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求职技能
二、求职准备意识
三、通用能力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卷设计和调查对象
一、变量设计
二、问卷信度
三、问卷调查对象
第二节 访谈对象和访谈提纲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一、对于全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二、对于参与社团成员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
一、是否参加就业社团的就业能力差异分析
二、不同性别、专业的社团参与者心理因素和个人能力素质差异分析
三、不同参与程度的社团成员心理因素和个人能力素质差异分析
第四节 层次回归分析
第五节 实证结论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完善研究生就业社团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问卷
附录B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满意度实证研究——以用人单位对ABC学院毕业生评价为例[J]. 吕部,董兆武. 探索. 2014(02)
[2]社团参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调查分析[J]. 秦建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11)
[3]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需求的研究性报告[J]. 李泓君,高丹,杨静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08)
[4]就业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作用[J]. 张明婧,党登峰. 北京教育(高教). 2013(Z1)
[5]基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高校社团建设探析[J]. 杨小琼,陈红球. 柳州师专学报. 2013(03)
[6]浅析高校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基于苏南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 杜洁,霍方蕾,姚莹,辛晓婷,李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04)
[7]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基于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J]. 孙志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1)
[8]论我国高校研究生就业力的培养[J]. 崔诣晨.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23)
[9]《基于社团方式推进大学生就业研究与分析》研究报告[J]. 姚之杰,李艳刚,蔡玉蕾,王国庆,张斌. 改革与开放. 2012(14)
[10]研究生社团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 林勇灵. 教育教学论坛. 2012(08)
博士论文
[1]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 贾利军.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团参与经验与就业力关系的实证研究[D]. 蒋芙蓉.湖南大学 2011
[2]人力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 郑慧.湖南师范大学 2010
[3]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适应度的影响研究[D]. 秦霞玲.中南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19577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研究生就业社团
二、就业能力
第二节 研究生就业社团与研究生就业能力关系的现有研究
一、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
二、研究生社团作用的研究
三、就业社团与就业能力关系的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理论分析模型
第二节 实习渠道拓宽和就业能力的关系
第三节 求职心理和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内在动机
二、榜样作用
三、归属感
第四节 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升和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求职技能
二、求职准备意识
三、通用能力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卷设计和调查对象
一、变量设计
二、问卷信度
三、问卷调查对象
第二节 访谈对象和访谈提纲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一、对于全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二、对于参与社团成员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
一、是否参加就业社团的就业能力差异分析
二、不同性别、专业的社团参与者心理因素和个人能力素质差异分析
三、不同参与程度的社团成员心理因素和个人能力素质差异分析
第四节 层次回归分析
第五节 实证结论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完善研究生就业社团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问卷
附录B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满意度实证研究——以用人单位对ABC学院毕业生评价为例[J]. 吕部,董兆武. 探索. 2014(02)
[2]社团参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调查分析[J]. 秦建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11)
[3]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需求的研究性报告[J]. 李泓君,高丹,杨静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08)
[4]就业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作用[J]. 张明婧,党登峰. 北京教育(高教). 2013(Z1)
[5]基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高校社团建设探析[J]. 杨小琼,陈红球. 柳州师专学报. 2013(03)
[6]浅析高校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基于苏南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 杜洁,霍方蕾,姚莹,辛晓婷,李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04)
[7]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基于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J]. 孙志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1)
[8]论我国高校研究生就业力的培养[J]. 崔诣晨.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23)
[9]《基于社团方式推进大学生就业研究与分析》研究报告[J]. 姚之杰,李艳刚,蔡玉蕾,王国庆,张斌. 改革与开放. 2012(14)
[10]研究生社团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 林勇灵. 教育教学论坛. 2012(08)
博士论文
[1]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 贾利军.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团参与经验与就业力关系的实证研究[D]. 蒋芙蓉.湖南大学 2011
[2]人力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 郑慧.湖南师范大学 2010
[3]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适应度的影响研究[D]. 秦霞玲.中南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19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3119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