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00:28
中国是人口大国,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要把人口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占劳动年龄人口30%左右的农民工是中国最具开发潜力的人力资源群体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队伍还将壮大,并陆续进入城镇的第二、三产业。而伴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城镇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化,对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加速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时代课题。在现有的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主体中,劳务企业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仅仅是作为农民工与用工企业间的居间形态出现。构建以劳务企业为主导的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农民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升农民工的就业层次、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也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降低用工企业的开发成本,最终实现“多赢”的格局。本文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应用劳动力转移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理论,借助于《农民工监测报告》的相关数据和京津冀地区的调查资...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方法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农民
2.1.2 农民工
2.1.3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
2.2 基本理论
2.2.1 劳动力转移理论
2.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2.3 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理论
3 农民工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农民工特征分析
3.1.1 农民工的历史沿革
3.1.2 现阶段农民工特征
3.1.3 农民工的劣势情况
3.2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3.2.1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
3.2.2 农民工开发的现状
3.2.3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
3.3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因分析
3.3.1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意愿调查分析
3.3.2 农民工职业培训缺乏有效的供给
3.3.3 农民工自我开发资金短缺
3.3.4 农民工培训的预期收益不明朗
3.3.5 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观念较为保守
3.3.6 培训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
4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开发动力研究
4.1 农民工开发动力的构成
4.1.1 社会发展动力
4.1.2 利益动力
4.2 劳务企业主导农民工开发的内在驱动力
4.2.1 劳务企业的内源性动力
4.2.2 劳务企业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动力
4.2.3 劳务企业与用工企业的合作动力
4.2.4 劳务企业与农民工的参与性动力
4.3 劳务企业主导农民工开发的外在推动力
5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开发体系构建
5.1 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5.2 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5.2.1 有利于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增长
5.2.2 有利于提高用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5.2.3 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3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开发体系构建
5.3.1 农民工思想意识开发
5.3.2 农民工技能才干的开发
5.3.3 农民工配置与工作经验积累
5.3.4 开发成果评估
5.4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开发体系运行机制
5.4.1 劳务企业运行系统
5.4.2 农民工成长系统
5.5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运行保障
5.5.1 多维度评估,循环开发促进农民工职业成长
5.5.2 合理化配置,充分调度避免劳动力闲置
5.5.3 需求为导向,阶梯培养提升工作适配性
5.5.4 多方面措施,提升粘度降低运营风险
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348815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方法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农民
2.1.2 农民工
2.1.3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
2.2 基本理论
2.2.1 劳动力转移理论
2.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2.3 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理论
3 农民工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农民工特征分析
3.1.1 农民工的历史沿革
3.1.2 现阶段农民工特征
3.1.3 农民工的劣势情况
3.2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3.2.1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
3.2.2 农民工开发的现状
3.2.3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
3.3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因分析
3.3.1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意愿调查分析
3.3.2 农民工职业培训缺乏有效的供给
3.3.3 农民工自我开发资金短缺
3.3.4 农民工培训的预期收益不明朗
3.3.5 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观念较为保守
3.3.6 培训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
4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开发动力研究
4.1 农民工开发动力的构成
4.1.1 社会发展动力
4.1.2 利益动力
4.2 劳务企业主导农民工开发的内在驱动力
4.2.1 劳务企业的内源性动力
4.2.2 劳务企业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动力
4.2.3 劳务企业与用工企业的合作动力
4.2.4 劳务企业与农民工的参与性动力
4.3 劳务企业主导农民工开发的外在推动力
5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开发体系构建
5.1 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5.2 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5.2.1 有利于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增长
5.2.2 有利于提高用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5.2.3 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3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开发体系构建
5.3.1 农民工思想意识开发
5.3.2 农民工技能才干的开发
5.3.3 农民工配置与工作经验积累
5.3.4 开发成果评估
5.4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开发体系运行机制
5.4.1 劳务企业运行系统
5.4.2 农民工成长系统
5.5 劳务企业主导的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运行保障
5.5.1 多维度评估,循环开发促进农民工职业成长
5.5.2 合理化配置,充分调度避免劳动力闲置
5.5.3 需求为导向,阶梯培养提升工作适配性
5.5.4 多方面措施,提升粘度降低运营风险
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348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334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