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我国环境污染、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的关系探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11:01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污染、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的关系探究 出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污染 对外贸易 Grange检验 VAR模型 分位数回归


【摘要】:使用Eviews6.0软件分析1983年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研究环境污染、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使用熵值法构造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数.然后,使用Grange检验确定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VAR模型求解三者之间的量化关系,研究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会影响工业发展,对外贸易的变动冲击在前期会促进工业发展,随着年数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减少;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冲击表现为先增加然后平稳的减少;工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冲击最大出现在第二期,最后,采用分位数回归研究变量关系在不同分位点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在各个分位点上都是高度显著的促进工业发展;对外贸易仅在高分位点上是显著的带来环境污染.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LY132)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2010QN009)
【分类号】:X321;F752.7;F424
【正文快照】: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飙升为一个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尤其是2013年期间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其范围之大,影响之广是前所未见的,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已不再是看不见触不到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在自己身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环境污染?从微观上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经华;徐少君;;对外贸易、FDI与我国环境污染动态效应、区域差异[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2 王姗姗;屈小娥;;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4 杨万平;袁晓玲;;对外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时间序列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82~2006[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5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6 韩尚富;蔡邦成;陆根法;;改进的熵值法在江苏省工业环境压力变化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1期

7 常乃磊;李帅;;FDI、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0期

8 梁流涛;郭子萍;王海荣;;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9 郑伟腾;赵涤非;;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及其路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09年06期

10 杨海生,贾佳,周永章,王树功;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传春;张雅静;;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葛和平;曹家和;;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R&D)投资的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4 杨秀艳;;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5 龙云芳;葛大兵;张静静;欧阳锴;;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工业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以炎陵县水口镇段河漠水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6 高彩玲;赵英明;黄正文;张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环境问题及应对策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2期

7 莫志宏;沈蕾;;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蓝庆新;韩晶;;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陈洁;吕廷杰;;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看我国电信改革成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李尽法;吴育华;潘海生;;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钢铁企业效率测度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峰;高农农;;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环境治理[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尤宏兵;张颖;;江苏利用FDI与环境关系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4 陈丰龙;;制度因素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转型国家的经验研究[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殷醒民;;30年中国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经验解释[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7 张莉;李捷瑜;徐现祥;;经济全球化、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分配份额[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叶蓁;;政策扭曲与过度竞争:关于中国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及其绩效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许相敏;祁支锐;;基于灰色聚类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弹性系数测算[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施红星;刘思峰;方志耕;;基于同类技术水平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弹性系数测算问题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艳真;我国纺织贸易与环境冲突及协调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尹崇斌;环境安全条件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政府激励与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娑;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佟婷婷;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陈旋;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江,郭庆胜;基于信息熵的城市用地结构动态演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2 王宜虎;崔旭;陈雯;;南京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3 田晓四;陈杰;朱诚;朱同林;;南京市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4 刘渝;杜江;张俊飚;;中国农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Kuznets假说及验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5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6 魏玮;王洪卫;;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动态响应的区域异质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6期

7 应瑞瑶;周力;;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污染与环境规制——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1期

8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时序数据的经验分析(1985~2003)[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9 温怀德;刘渝琳;温怀玉;;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2期

10 王国猛;黎建新;廖水香;文亮;;环境价值观与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环境态度的中介作用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清治;;国内外锂工业发展的新动态和对我们的启示[J];新疆有色金属;2013年02期

2 宋力;加快我国锂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J];世界有色金属;1997年08期

3 宏预;;世界腈纶工业发展新趋向[J];中国经济信息;1999年14期

4 吴全宇;刘少来;刘爱芹;郭霞;彦文丽;温增军;;菏泽市林木工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8年01期

5 王祝堂;;海湾地区铝挤压工业发展迅速 2007年末有挤压企业85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年11期

6 ;工信部:“十二五”工业发展瞄准转型与升级[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年04期

7 张卫兵;世界缝纫机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上海轻工业;1994年02期

8 董刚,章科翔;甜菜制糖工业发展探讨[J];中国甜菜糖业;2000年02期

9 肖玉岭;我国氟化氢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有机氟工业;2001年01期

10 ;市场不规范制约二氧化氯工业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家富;;科学发展 促进跨越——关于实现我州新型工业发展新跨越的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陈瑛;;西北工业发展滞后的数量分析及调整对策[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潘妩妮;朱华友;;我国区域环境质量与工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张学曾;;先锋褐煤开发的战略意义及其对昆明工业发展的拉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邓献晖;;促进我省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A];“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贵州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贵州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座谈会观点摘编[C];2010年

6 李欣广;;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下的工业发展[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7 沈镭;姚建华;;青海省河湟谷地的工业发展[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8 聊城市经委课题组;;入世对我市工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A];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1998—2001)[C];2001年

9 陈光;;福建农垦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A];福建农垦实践与探索(第二辑)[C];2003年

10 黄仁辉;;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思考[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纳云德;全民创业,强势推进工业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坚定不移地走加快工业发展之路[N];衡水日报;2007年

3 记者 刘海勇;找准工业发展突破口 迅速扩充工业总量[N];九江日报;2006年

4 肖兴吉;大智慧破解兰州工业发展难题[N];兰州日报;2006年

5 郭保民;保持突出工业发展强势 实现突破工业新的跨越[N];闽北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敏;聚一堂共商工业发展大计[N];眉山日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集中全市力量狠抓工业发展[N];眉山日报;2006年

8 记者 陈昊 通讯员 姚克涛;坚定不移加快工业发展[N];团结报;2006年

9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决议[N];安康日报;2008年

10 吴宇航;加快工业发展 做大经济总量[N];湄洲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羽;推进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2 任佩瑜;企业再造论与西部地区工业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3 龚会莲;变迁中的民国工业史(1912—1936)[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桂彬;工业发展支撑体系及其支撑状况评价[D];广西大学;2012年

2 刘斌;制约贵州工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分析[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3 段礼全;重庆市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进行的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文辉;湖南工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伟;新时期大连市工业发展与布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严卫;西安工业发展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朱明明;山东省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邓广辰;工业发展对绘画材料及创作方式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孙颖;扬州市工业发展扶持政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10 郑国诜;生态工业发展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28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328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2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