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中长期发用电一体化调度

发布时间:2018-01-07 18:09

  本文关键词:中长期发用电一体化调度 出处:《现代电力》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发电 用电 中长期 联合优化 调度


【摘要】:在电力电量供应形势紧张的情况下,现有紧急中断负荷的调度方式,不仅给电网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为此,将用电资源纳入电网的统筹调度,以电源规划、检修计划、需求预测、一次能源供给预测以及用电特性分析为基础,以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为约束,以效益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中长期发用电一体化调度模型。将所建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后,采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结合可中断负荷以及调减外送电两种用电调度措施,以包含13个梯级水电站和18个火电站的水火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在保证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的同时,实现发电与用电的统一优化,进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tight power supply, the current dispatching mode of emergency interruption load not only brings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to the power grid companies, but also threatens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Power resources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overall dispatch of the power grid, based on power planning, maintenance plan, demand forecasting, primary energy supply prediction and power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with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power balance as a constraint. Taking the minimum benefit loss as the goal, a long-term integrated dispatching model of power generation and power supply is established. After the model is converted into a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CPLEX solver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Combined with two kinds of power dispatching measures, interruptible load and external power transmission, the hydro-thermal power system including 13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 and 18 thermal power stations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model can achieve the unified optimization of power generation and power consumption while ensuring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power balance, thus improving the security and economy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F426.61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我国电网装机容量、省内及外送电负荷都得以较快发展。虽然装机规模逐年增长,但由于用电需求增长更快,电源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于用电需求的增长,并逐渐凸显出电力供需的矛盾[1]。2010年贵州电网因执行节能减排政策安排了部分火电机组进行脱硫改造,加上来水偏枯,使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葛炬;张粒子;;可中断负荷参与的备用市场帕累托优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9期

2 王卿然;谢国辉;张粒子;;含风电系统的发用电一体化调度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5期

3 魏昭峰,潘尔生,杨建莲,赵子臣;加强骨干网架建设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局面[J];电网技术;2003年07期

4 杨炳元,吴集光,刘俊勇,段登伟,都亮;计及可中断负荷影响的阻塞管理定价模型研究[J];电网技术;2005年09期

5 罗运虎;吴旭文;潘双来;董尔令;孙秀娟;王传江;吴娜;;需求侧两种可中断负荷与发电侧备用容量的协调[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6 吴宏宇;管晓宏;翟桥柱;高峰;;水火电联合短期调度的混合整数规划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28期

7 葛晓琳;舒隽;张粒子;;考虑检修计划的中长期水火电联合优化调度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3期

8 唐宝;董征;;“十一五”期间南方电网负荷特性分析[J];中国电力;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燕;俞集辉;谢开贵;张谦;史江凌;;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阻塞管理优化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2 谢国辉;李琼慧;吴永梅;;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的综合解决策略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10期

3 黄振伟;杜松怀;苏娟;;计及可中断负荷的旋转备用容量机会约束规划模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1期

4 周旭;包海龙;徐凡;顾洁;;计及负荷预测误差的可中断负荷优化管理[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年02期

5 何艺;王健;;市场环境下发电侧与需求侧备用资源联合优化[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年03期

6 薛禹胜;罗运虎;李碧君;罗建裕;Z.DONG;G.LEDWICH;;关于可中断负荷参与系统备用的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0期

7 彭慧敏;薛禹胜;许剑冰;王小英;李海峰;;关于输电阻塞及其管理的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3期

8 陈浩珲;程瑜;张粒子;;引入保险机制的可中断合同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6期

9 熊宁;程浩忠;马则良;朱忠烈;;发电机出力成本与负荷裕度置换度指标的NBI求解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5期

10 王卿然;谢国辉;张粒子;;含风电系统的发用电一体化调度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振伟;杜松怀;苏娟;;计及可中断负荷的电力系统旋转备用容量机会约束规划模型[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2 叶俊;周明;李庚银;;计及可中断负荷的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建建;大规模水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吴集光;电力市场环境下AGC和备用辅助服务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颜泉;交/直流混合互联电力系统的分散协调控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谢俊;输配分开电力市场环境下供电公司竞价策略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曹福成;电网企业购售电经营中的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6 王成文;输配分开环境下供电公司的经营风险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7 刘宝华;电力市场安全与经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8 屈刚;考虑网络输电能力的多目标输电网规划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于娜;电力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运行调控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凡鹏飞;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充裕性决策模型和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蔚;基于改进免疫算法的机组组合优化[D];浙江大学;2011年

2 孟继东;新形势下宁夏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体系建设[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史美娟;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最优备用模型[D];广西大学;2007年

4 毛伟明;结合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电网输电阻塞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5 周春明;计及可中断负荷的阻塞管理方法[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李莉;电力用户可中断负荷交易机制与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7 王蓉蓉;可中断负荷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张岩;华北区域电网电力市场的节点电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陈维;基于可中断负荷的输电阻塞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10 张姝;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静;;试论需求侧管理措施对电网负荷特性的影响[J];电力技术经济;2005年04期

2 陈伟;周峰;韩新阳;单葆国;;国家电网负荷特性分析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8年04期

3 杨建萍;南京市居民用电负荷特性分析与思考[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2期

4 刘达;戚庆茹;叶艳;;京津唐电网负荷特性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3期

5 薛禹胜;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1期

6 王金文,石琦,伍永刚,乐玉华,张世钦;水电系统长期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及其求解[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4期

7 王建学,王锡凡,张显,胡泽春;电力备用市场的竞价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2期

8 赵学顺,余志伟,钟志勇,文福拴,钟德成,黄民翔;基于高峰负荷定价理论的运行备用获取和定价[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2期

9 赵学顺,文福拴,汪震 ,甘德强 ,黄民翔;区域电力市场运行备用容量的确定和获取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3期

10 陈志姚,刘有飞,倪以信,文福拴;电力市场环境下备用容量的集中和分散优化决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云南电网云电送粤电量与统调日发电量双创新高[J];云南电业;2010年08期

2 宋秀英;宋士忠;;浅析以发电促节能的几种措施[J];建筑节能;2010年09期

3 ;1997年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完成情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997年08期

4 高越;;试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影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赵瑞;;北京工业用电户实施可中断负荷的方案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8期

6 陈铁华;;梯级水电站群发电优化调度策略综述[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10期

7 杨炳元,吴集光,刘俊勇,段登伟,都亮;计及可中断负荷影响的阻塞管理定价模型研究[J];电网技术;2005年09期

8 肖燕;马国忠;贾秋红;王云;;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模型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06期

9 张茜;避峰不避困难[J];华北电业;2004年04期

10 吴集光,刘俊勇,牛怀平,杨可;调峰电价与可中断负荷联动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覃晓杰;;梯级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关系曲线分析[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覃晓杰;;梯级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关系曲线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汪保平;吴朝刚;顾云松;刘长青;宋磊;;马钢烧结余热发电技术[A];烧结工序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朱振洋;;芹山水电站发电量复核研究[A];福建省第九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金焕;;光伏系统减排CO_2潜力的分析[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6 汪保平;吴朝刚;顾云松;;马钢300m~2烧结机带冷烟气余热发电工程简介[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7 许继刚;张金隆;;电厂“信息管理-自动控制一体化”的研究[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夏晓君;;实现企业风险管理一体化的思考[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9 潘金盛;;浅谈沙溪流域电站发电经济调度[A];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提高水电站水库调度技术 推进海西经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平根;;试论医院病案管理与医院统计一体化[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次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明;电力指标企稳 7月发电量增幅扩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记者 高虹 通讯员 张泰敏;华能海南公司日发电量本月五次创新高[N];海南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敖亚新;大唐新能源:发电量、销售收入和利润持续高速增长[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唐爱平;涟钢余能利用开新天[N];湖南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陈岩鹏;发电量连续两月负增长 12月有望止跌回升[N];华夏时报;2008年

6 王学林;新疆大山口水电厂日发电量创历史新高[N];西部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胜颜 记者 周骁骏 童政;全国发电量趋向增长 用电需求呈回暖态势[N];经济日报;2009年

8 记者 郑戈 通讯员 孙学君;唐钢自发电量已占总用量两成[N];中国冶金报;2006年

9 甘云霄 记者 颜春匀;发耳电厂10月份发电量创新高[N];六盘水日报;2009年

10 经萱;我区8月份发电量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庆达;随机库存—运输联合优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李海英;需求侧参与输电阻塞管理的模型与算法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3 陈广娟;中国发电产业节能降耗的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4 蔡孟;从一体化到分化——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历程的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5 金日;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杨照东;货币一体化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D];复旦大学;2004年

7 郭壮志;水火电力系统节能调度模型与优化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孙川永;风电场风电功率短期预报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与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李建军;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颖;ERP系统&管控一体化的开发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4年

2 蓝锐彬;粤港澳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3 戴建军;永利化工钛白粉产品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王志勇;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江志;城镇雨水管道程序设计计算与绘图一体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张宁;新地区主义视角下东盟的一体化构想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6年

7 马晓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关通关管理对策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8 朱雯;镇村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初探[D];西南大学;2009年

9 黄励鑫;勘察设计高科技企业管理模式研究——以CCSHI改制为实证案例[D];武汉大学;2003年

10 唐轶;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93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393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