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与制度激励——以解放初期上海申新棉纺织一厂为个案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集体合同 效率 出处:《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的"股东至上"企业思想认为,股东或资本所有者便是企业所有者。他们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理所当然地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同时,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于股东利益最大化。与"股东至上"理论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实现其权益主张的载体,而非仅仅为了股东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主张,并且认为建立在与其利益相关者相互信任及合作关系基础上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并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基于利益相关者这一理论框架,该文试图探讨中国解放初期民营企业中实行集体合同的制度问题,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享限定在企业与员工的双边治理机制关系上,从理论依据及经验证据上证明企业实行利益相关者管理更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hareholder first" enterprise thought that shareholders or capital owners are the owners of enterprises, they bear the business risks, they naturally enjoy the residual claim and residual control rights of the enterprise,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from the "shareholder first" theory, the stakeholder theory holds that the enterprise is the carrier for all stakeholders to realize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Instead of pursuing profit maximization only for the benefit of shareholders, enterprises should consider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takeholders, and think that enterprises based on mutual trust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takeholders have m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takeholde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system of implementi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early years of liberation of China.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sharing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its stakeholders is limited to the bilateral governance mechanism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its employees. It is proved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keholder management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49.24;F426.81;D92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铁生;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式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崔汪卫;;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董良;;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陆东辉;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目标[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尹莉;严婷;;浅议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及其法律对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李崇刚;;“嵌入社会责任式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7 白华英,杨亚妮;论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客观因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周清杰,孙振华;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五大疑点[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刘年辉;;利益博弈与身份呈现——媒介组织作为经济组织的可能性与约束条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张改清;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育与民营企业融资[J];商业研究;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政;;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杨龙;吴光芸;;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杨瑞龙;;论职工参与企业治理的经济学逻辑[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4 董必荣;;企业所有权配置、公司治理与财务会计目标的变迁[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韩涛;王立公;王道顺;王建华;;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6 孙光国;郐宾;杨金凤;;中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动力、诱因与路径:基于自组织演化的解释[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喜;革郝瑾;;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精神裂变与认祖归宗[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8 周喜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精神裂变与认祖归宗[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C];2012年
9 张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之责[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王节祥;盛亚;蔡宁;;资产专用性与机会主义行为关系的整合模型构建:以CoPS创新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蒋德启;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4 宋希亮;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刘向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整理项目共同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思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许洪贵;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秋来;利益相关者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谢文武;企业社会绩效的治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安迪;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海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武林;企业环境责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爽;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朱红辉;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市场反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清;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协同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徐颖;论国有独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路杨;高管团队特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占宇;外部监事路径下的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淑梅;公司治理与债权人制衡机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J];山东劳动保障;2000年Z1期
2 ;四川省集体合同条例[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3 ;关于《四川省集体合同条例》的贯彻意见[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4 王向前;论集体合同的级别和内容[J];平原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荣臻;;集体合同重在落实[J];兵团工运;2001年02期
6 佚名;签订集体合同中的女工权益保护[J];中国职工教育;2002年04期
7 ;坚持“共识、共商、共动”推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的落实[J];中国职工教育;2002年12期
8 黄远志;;把集体合同纳入法制化轨道[J];工友;2002年06期
9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总工会关于加强集体合同报送工作的通知[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3年08期
10 ;自治区集体合同条例[J];新疆人大;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象珍;;集体合同,,关键在于履约[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集体合同》是我们企业促进企业发展 维护职工利益的有效载体[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占奇;集体合同期待突破实效性瓶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胡孝高 邱仁存;全面推行集体合同 促进劳动关系稳定[N];青岛日报;2005年
3 郑 刚;德国与丹麦集体合同及其立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集体合同比劳动合同效力大[N];人民日报;2003年
5 正义;民工能享受集体合同待遇吗?[N];汕头日报;2005年
6 记者 张敏;自治区人大执法检查组检查我市企业集体合同条例落实情况[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7 通讯员 王世杰;全总:太原—热集体合同办法应推广[N];中国电力报;2006年
8 常宁;一航黎明用集体合同保护女职工特殊权益[N];中国航空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国庆 通讯员 庞祖实;企业就是家[N];中国邮政报;2006年
10 袁飞;上海地方立法力推集体合同协商制[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明伟;我国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安帆;集体合同[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文军;集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朱可;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朱丽娜;论集体合同主体制度的完善[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殷建华;中国集体合同的现状及问题的解决[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杨洋;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闭应波;论我国集体合同中工会的主体地位[D];宁波大学;2014年
9 高凌霄;我国集体合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沈晨玲;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法律完善[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36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53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