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大化集团国际化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2 06:46

  本文选题:大化集团 切入点:国际化 出处:《吉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伴随着国力增长,都形成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19世纪末,德国经济崛起,涌现了西门子、拜耳等一批著名的大公司;20世纪上半期,美国经济开始主导世界,福特、杜邦等大公司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二战后,日本经济后来居上,松下、索尼、丰田等大企业飞速成长起来;三星、现代等企业集团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则标志着韩国经济的振兴。强大的企业群是国家经济崛起的基础,而大型跨国公司则是企业群的代表,只有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也不均衡,自身结构比较复杂,在当今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下,如何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跨国经营稳步健康的成长为大型跨国公司成了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2013年世界经济面临多重考验,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继续加强,原材料行业成本继续上升。多年来国内化工行业快速发展所积蓄的产能相对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内生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化工行业的内部结构特征也将发生相应变化,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全新经济增长方式,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同时在经济危机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欧债危机开始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跨国公司为了把公司的成长纳入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国内资源的短缺,已使一些化工企业开始实行“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大化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对大化集团的国际化战略进行研究,将能够作为其他同类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的参考。本文的研究工作成果包括:第一,综述了国内外环境,国际理论包括:国际化经营战略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内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研究和纯碱化工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两方面入手。第二,对中国纯碱化工企业的国际化道路进行了回顾,并对大化集团国际化历程和现状及所面临的纯碱行业国际形势进行描述。第三,分析了大化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因素和行业环境因素。第四,对大化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大化集团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从培养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品牌国际化实施和实现多元化发展全球化的销售市场、人才国际化、技术国际化、战略伙伴合作与联盟、资金国际化、海外并购等方面进行了建议。正确选择并实施国际集中成本领先战略,使大化集团能够在化工沆瀣调整和重组的大背景下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跨上新的发展平台,跻身国际竞争前列。
[Abstract]:History shows that the rise of a country become a world economic power, along with the national growth,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number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t the end of nineteenth Century, the German economy rise, the emergence of SIEMENS, Bayer and a number of well-known large companies;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wentieth Century, the U.S. economy began to dominate the world. Ford, DuPont and other large companies have begun to emerge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after World War II, Japan's Matsushita, SONY, TOYOTA catch up from behind, and other large enterprises rapid growth; Samsung, modern enterprise growing influence is marked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South Korean economy. Powerful enterprise group is the basis for national economic rise, and large multinational the company is on behalf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a number of their own larg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the influenc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global economic activities further Improved. China i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s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the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in today'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ow to promote the enterpris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ough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steady and healthy growth for larg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become a problem.
In 2013, the world economy is facing multiple challenges, with the national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continue to strengthen, raw materials industry costs continue to rise for many years. The relative excess savings of domestic chemical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the endogeneity problem of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still more prominent. "12th Five-Yea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also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s, circular economy, low carbon economy has made full use of resources, economy, new economic growth mod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will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nomic crisis has not been fully restored,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began to spread to the world economy has brought many uncertainties. The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the company is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plan, is a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order to make the company grow in order, growing enterprises Any of a series of decisions of competitive strength and adaptability to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will affec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terprises to a great extent, determin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shortage of domestic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has made a number of chemical companies began to implement the "going out" the Dahua Group is one of them. To study the large group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will be able to serve as other similar enterprises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eferenc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summarize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international theories include the theory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theory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China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soda chemic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Starting with second, Chinese of pure alkali chemical enterpris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y are reviewed, and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Dahua Group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status quo and the soda industry faced are described. Third, analysis of Dahua Group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macr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fourth factors of Dahua Group,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internal impact analysis. Fifth, the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cultivate core competitiveness, especially the 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implement and realiz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sales market, tal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chnology, strategic partners and alliances, capital internationalization,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ere proposed. Selecting and im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focus cost leadership strategy, the big group to maintain a las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chemical background of evening mist adjustment and reorganization, seize new Developing opportunities, stepping on a new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becoming the forefro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2;F426.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舰;中国的企业国际化战略[J];新视野;2002年02期

2 杨燕青;论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3 ;架起腾飞的金桥——记四川方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白元林先生[J];经贸世界;1994年11期

4 范淑敏;5万t/aTDI项目已在沧州大化立项[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3年07期

5 张瑞;;国际化破题[J];汽车观察;2006年11期

6 郭卫东;;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06期

7 李燕娜;;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4期

8 李玉米;詹华林;;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余奎;莫武兵;;日本企业国际化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10 王月娥;大化农铵销势见好[J];纯碱工业;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舰;;中国的企业国际化战略[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晏平;;加快玉柴国际化进程 建设大型跨国企业集团[A];2007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秦贵明;刘金保;;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及其对财务管理的挑战[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实行国际化战略是中国家电企业今后两年发展的关键[A];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薛长林;;实施“北大荒”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几点思考[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童丽娟;;面向3G中国移动的国际化战略[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乔举;王月辉;;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本土化策略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曾进康;;全面推进质量战略 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质量管理国际化战略探索[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9 ;打造国际品牌,创办一流国际企业 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成果和经验介绍[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10 朱萌博;陈秀丽;;实施技术标准国际化战略 加快我国国际现代化进程[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昕;“国际化战略蓝皮书”[N];国际商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潘洪涛;清华紫光环保:悄然开启国际化之门[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刘步尘  ;国际化要承担风险成本[N];经理日报;2005年

4 ;罗盘比时钟更重要[N];证券日报;2006年

5 曹克顺;太重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洪其华;报告:中国企业国际化应加大并购投资[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赖强;跳出“国际化”认识误区[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陈琦 通讯员  汤俊国;海南联通助力旅游国际化战略[N];人民邮电;2007年

9 达集;大连机床实施国际化战略[N];中国工业报(中国机电日报 );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陈雪根;苏宁香港并购破局国际化战略[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文成;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徐彦明;中石油国际化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刘杨;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差异化厂商的国际化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刘小兵;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

5 郑准;关系网络、资源获取与企业国际化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鲁桐;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范云翠;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合作竞争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吴显英;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9 杨充;非理性政府行为与银行业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传英;大化集团国际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申湘珂;中国重汽国际化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王灿;中国普天国际化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智超;天津浩友工贸国际化战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冯素雯;英维思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季忠祥;青岛啤酒国际化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董丽;DWSS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李孟辉;米塔尔并购对华菱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9 冯国军;A公司国际化战略的调整与优化[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徐扬;ZX公司进入巴西市场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及实施[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00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600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