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棕榈油进口及其对其他植物油的替代效应分析
本文选题:棕榈油 切入点:进口 出处:《农业经济》2014年06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棕榈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全部依靠进口满足国内市场消费。棕榈油价格明显低于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且与其他植物油的价格存在高度相关性,与豆油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关税对棕榈油进口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自贸区谈判中应高度重视棕榈油的进一步开放问题,避免棕榈油降税引发的联动效应。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mport of palm oil in China has increased rapidly, relying entirely on imports to meet domestic market consumption. The price of palm oil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oybean oil, rapeseed oil and peanut oil. And there is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price of other vegetable oil, and obvious substitution effect with soybean oil. The tariff also has some regulating effect on the import of palm oil. Therefore,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urther opening of palm oil in the free trade zone negotiations. Avoid the linkage effect of palm oil tax reduction.
【作者单位】: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分类号】:F426.82;F75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永福;;世界棕榈油生产贸易现状与中国棕榈油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J];农业展望;2007年06期
2 沈琼;刘小和;;我国油料、植物油的进口特征及品种间的替代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为付;;我国贸易产品与非贸易产品替代弹性的实证研究:1990—2004年数据[J];财贸经济;2007年07期
2 陈云飞;李瑞果;;中国油菜生产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10年13期
3 刘志雄;田国强;;世界棕榈油生产和贸易格局分析——兼论对中国的挑战[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2期
4 杨跃军;刘羿;;对棕榈油生产贸易现状及产业发展的思考[J];林业建设;2009年04期
5 米健;罗其友;;中国油料区域供求平衡能力预测[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S1期
6 沈琼;;我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需求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李孝忠;乔娟;;中国大豆进出口与豆油、豆粕进出口关系及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07年12期
8 程宁;;棕榈油市场与油脂化工的未来[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8年10期
9 沈琼;;中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及品种之间的替代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13期
10 沈琼;;关税减让对我国油料和植物油贸易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米健;罗其友;;中国油料区域供求平衡能力预测[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晓辉;中国植物油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李志西;苹果渣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彭可茂;中国油菜产业—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赵丽佳;中国植物油产品的进口贸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苗水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油料供给、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徐明;世界大麦贸易格局及对我国大麦产业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琦;加入WTO以来我国主要油料作物比较优势与政策支持水平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晨;中国食用油产业的国际地位及进口安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丁佳佳;我国贸易品与非贸易品替代弹性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4 何江涛;马铃薯片油炸过程中棕榈油劣变规律及保护实验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张丽;作物内标准基因开发与应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陈振兴;棕榈油基起酥油的研制及在桃酥焙烤中的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郭富凤;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戴珂;中国棕榈油进口贸易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9 钟莉莉;我国植物油加工业的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宫平强;鲁花公司小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汤艳丽;进口大豆与进口大豆油、大豆粕关系析[J];粮食与油脂;2003年05期
2 王汉中;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科技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年01期
3 刘合光;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与关税减让模式及其影响[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赵国志;世界植物油料油脂的生产贸易消费概况[J];中国粮食经济;2005年03期
5 张希财,林位夫;棕榈油供需及其竞争力分析[J];中国油脂;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萍;;贸易保护对我国纺织产业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8年08期
2 陈若云;;纺织业复苏 中上游胜下游[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0年12期
3 俞海;;资源环境逆差:中国造纸贸易之痛[J];环境经济;2008年03期
4 ;技术穿针引线市场[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0年40期
5 王良兵;印刷车间的激励机制[J];印刷世界;2004年03期
6 田明华;印中华;赵晓妮;;一次性木筷相关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02期
7 徐浩钿;;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纺织原料进口走势及替代效应研究——以绍兴地区进口PTA为例的实证分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6期
8 李永前;杨树元;李杨;;如何提高云南艺术产品的消费需求[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孙治宇;徐圆;赵曙东;;新兴消费品行业市场需求研究——以我国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行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10 石汝娟;;制糖业进入稳定盈利期[J];农村新技术;2010年1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小可;白酒类公司面临“高档”双刃剑[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原琳;全球奶荒已影响我国乳品产业[N];北京商报;2007年
3 刘峰;废纸进口“依赖症”增大纸业风险[N];消费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赵曦;美丽消费引领市场升级[N];消费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白舒婕;替代效应托起木薯种植光明前景[N];新农村商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郑建玲;金融危机搅动全球葡萄酒业格局[N];中国质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朱剑平;筹建高档包装纸工程 博汇纸业逆势扩张[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记者 吴琼;高糖价推高替代品需求 今年我国淀粉糖将增产150万吨[N];上海证券报;2011年
9 华泰证券分析师 高国;内需出口超预期 关注纺织优势品牌企业[N];证券时报;2011年
10 本报特约分析师 李冬梅;未来油脂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N];粮油市场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现宁;中国葡萄酒销售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64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66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