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市场中激励分布式能源发电的电能虚拟存储政策(英文)
本文选题:分布式发电 + 电力政策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9期
【摘要】:可再生、清洁能源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s,DGs),是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管制的电力市场中,用户自建分布式能源会影响自然垄断的电网企业的利益。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放DG并网,为此,需对DG并网后的计量、计费、管理政策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适应管制电力市场的电能虚拟存储政策模型来推行电能虚拟存储政策。该模型应能确保用户自建分布式能源对电力企业利益的影响在其可接受范围之内,而且能够最大程度激励用户自建分布式能源。然后通过对该政策模型的参数优化确定了最优模型参数和所有用户自建分布式能源的容量。为促进该项政策的实施,在不同的阶段,通过提高允许的政策参数,逐步提升对用户自建分布式能源的激励力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Abstract]:Distributed generation of renewable and clean ener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regulated power market, the self-built distributed energy will aff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natural monopoly grid enterprises. The State Grid Company of China has opened up the DG grid connec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measurement,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after the DG is connected to the grid. A power virtual storage policy model is proposed to implement the power virtual storage policy. The model should be able to ensure that the impact of self-built distributed energy on the interests of power enterprises is within its acceptable range, and that the model can motivate users to build their own distributed energ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en the optimal model parameters and the capacity of all users to build distributed energy are determined by optimiz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policy mode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through increasing the permitted policy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stages, the incentive force for the self-built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is gradually enhanced.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adapt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863 Program(2011AA050203)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pen Topics of Control and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 and Generation Equipment(SKLD11KZ07)~~
【分类号】: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裴玮;盛濵;孔力;齐智平;;分布式电源对配网供电电压质量的影响与改善[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13期
2 张节潭;程浩忠;姚良忠;王淳;;分布式风电源选址定容规划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16期
3 余昆;曹一家;陈星莺;郭创新;郑华;;含分布式电源的地区电网动态概率潮流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浩忠;张节潭;欧阳武;姚良忠;;主动管理模式下分布式风电源规划[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4期
2 李欣然;邓威;黄际元;韦肖燕;;考虑不确定性分布式电源影响的配电网无功补偿配置方法[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3 李勇汇;吕艳萍;彭辉;朱海昱;;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的串联补偿方式的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4 张丽;徐玉琴;王增平;李雪冬;李鹏;;包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5 崔弘;夏成军;罗宗杰;张尧;;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网系统的影响[J];电气应用;2009年24期
6 崔弘;郭熠昀;;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J];电气应用;2011年13期
7 张俊芳;姚强;杭银丽;;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谐波分布影响的研究[J];电气应用;2011年18期
8 裴晓娟;王倩;金英博;;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J];电力学报;2010年06期
9 张瑜;孟晓丽;方恒福;;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分析[J];电力建设;2011年05期
10 孙利芳;徐玉琴;张丽;郭康;岳建房;;考虑光伏出力间歇性和随机性的配电网规划[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彤;夏张莉;宿伟玲;;求解丢番图方程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撖奥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洪阳;永磁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3 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田廓;不确定条件下输电投资经济学分析及决策规划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徐立中;微网能量优化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欧阳武;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杨晓东;电压暂降的随机预估及其经济管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8 邓威;基于概率潮流的间歇性电源优化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李俊芳;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瑞琪;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闪闪;有载调压变压器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晓涛;并网型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计算及低电压穿越能力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祁永福;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双层优化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李咏凯;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陈彩虹;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蔡盛舟;一种新型故障限流器特性及其对电力系统影响的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7 戴爱英;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城市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赵巧云;基于光伏发电微源的微网动态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叶萌;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及其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代双寅;电压暂降随机预估研究与软件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西胜;齐智平;;独立光伏系统中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有源混合储能方案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6年03期
2 谢建民,邱毓昌,张治源;风力发电机优化选型与云南省风力发电场规划研究[J];电力建设;2001年05期
3 王成山;郑海峰;谢莹华;陈恺;;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随机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4 王成山;陈恺;谢莹华;郑海峰;;配电网扩展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3期
5 陈海焱;陈金富;杨雄平;陈波;陈驾宇;;配电网中计及短路电流约束的分布式发电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21期
6 刘浩,,侯博渊;保留非线性的快速P──Q分解随机潮流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996年01期
7 林海源;;交流模型下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年06期
8 丁明,李生虎,黄凯;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概率潮流计算[J];电网技术;2001年11期
9 陈海焱;段献忠;陈金富;;分布式发电对配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6年19期
10 陈海焱;段献忠;陈金富;;计及配网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分布式发电规划模型与算法[J];电网技术;2006年2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新;;发展分布式能源 倡导节能建筑[J];城市住宅;2009年01期
2 周冯琦;;分布式能源,应对上海能源安全的一种重要选择[J];上海企业;2008年04期
3 ;“搭建产业联盟 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分布式能源产业联盟成立大会隆重召开[J];电气制造;2010年12期
4 卢岩;;王振铭:分步式能源是必然选择[J];经济;2007年07期
5 黄晓艳;郭磊;杨鸿宾;;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前景广阔[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07期
6 ;2010中国分布式能源研讨会在上海召开[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0年08期
7 施明融;;几个国家对于分布式供能的政策支持[J];上海节能;2005年06期
8 麻亚明;;深蓝绿色能源中心在国际分布式能源研讨会上引起轰动[J];机电信息;2008年28期
9 华贲;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战略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1期
10 王振铭;;中国热电联产与分布式能源的新发展[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汪庆桓;金玮;;分布式发电与区域综合能源规划[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宇勤;;面向智能电网的智能用电[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佟泽民;杨春育;;建设城市高效能源体系应对低碳时代挑战[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RUNPAQ源牌集团[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汪永华;汪凤凤;;面向21世纪的我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及应用[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海霞;分布式能源:节能环保两相宜[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刘罡;分布式能源:节能环保两相宜[N];中国煤炭报;2009年
3 袁德霞;国内最大分布式能源项目竣工[N];中国环境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庆;分布式能源:抢占传统能源的阵地[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维开宣;省首家分布式能源站落户[N];扬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马金;我市首个分布式能源站拟落户浦口[N];南京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马亮;并网难题待解分布式能源产业“抱团”破冰[N];机电商报;2010年
8 国网能源研究院 郭基伟;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科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9 栗清振;发展分布式能源要理顺利益格局[N];中国电力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金江山;分布式能源助推天然气高效利用[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佳佳;考虑分布式能源的电力系统优化运营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刘壮志;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规划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黑龙江省分布式能源发展对策及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阳厚斌;我国分布式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廖金;中国华电集团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张倩倩;昆明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太阳能—轻柴油互补的分布式能源项目节能减排潜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恩琦;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分析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魏海蕊;分布式能源供应链的规划与鲁棒运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陈兢;GF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林秋娜;ABC热电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王韩英;高负荷增长下金东燃气轮机热电联产项目综合效益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刘海萍;广州珠江新城能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795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79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