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Abstract]: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realizing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By means of cointegration analysis,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from 1978 to 2010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re causality,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results of impulse response show that bo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industrializ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modernizations" in Henan Provinc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basic posi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ake industrialization as the leading role and give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8AJY03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790214) 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3B295) 许昌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2014038)
【分类号】:F224;F427;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年09期
2 周战强;乔志敏;;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0期
3 蔡世忠;;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4 金虎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征信;2013年01期
5 钱津;;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要条件[J];前线;2010年12期
6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0期
7 倪超军;赵雪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及战略意义[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年02期
8 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年03期
9 李玉伦,臧东运;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郭宁;宋芙蓉;;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北方园艺;2012年07期
2 吴旭晓;;河南“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3 孙秋鹏;;推动县域农业、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以山东新泰市为例[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年09期
5 丁任重;吴波;;城市现代化的特征与路径[J];城市问题;2012年06期
6 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5期
7 蔡键;张岳恒;;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李新;郭宁;尹艳伟;宋芙蓉;;山东省城乡经济差距现状与协调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9 程昭;;农村土地高效利用推动三化协调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2年02期
10 白阁;;关于济源“三化”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凯峰;曹婧;李霁;;西部地区未来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影响趋势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汤进华;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安胜;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吴波;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口”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赵颖智;我国“三化”发展的内在关系与协调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凡芬;湖南省农村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赵丽丽;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范付中;尉氏县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易鑫;广西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5 胡俊平;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测度及路径选择[D];郑州大学;2012年
6 黄英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江学青;皖北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8 牛连美;河南省有机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王伟;工业化与江苏区域农业生产率增长[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孙敏;许昌市“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中平;陈耀明;徐国祥;文正华;李林辉;;用新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2期
2 闫观渭;赵欢;;城市化与农业和工业化的互动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3期
3 田爱梅;;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1期
4 刘玉;;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5 曹广忠;耿宏兵;朱冀宇;;兵团城市的城市-区域关系与发展机制——以五家渠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12期
6 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年09期
7 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5期
8 徐军;关于兵团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03年06期
9 朱自安;;转型初期新疆绿洲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改善措施[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10 樊亚利;兵团小城镇建设的特点及模式构想[J];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耿明斋;[N];河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宋华茹;[N];河南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鑫;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刘新平,杨俊孝;发展小城镇 带动新疆农村经济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2001年01期
3 苏永民;;让失地农民有饭吃有活干——对宽城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就业难题的调查[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6期
4 郑鑫;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5 施汉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宾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J];桂海论丛;2005年01期
6 张丽娟;;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化的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7 覃乐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加快北流经济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1年11期
8 朱强;农村城镇化: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夏春萍;路万忠;;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J];经济纵横;2010年08期
10 成德宁;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评论;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艺东;;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演变及空间特征研究——基于典型相关模型的计量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冀献民;;发展小城镇,促进农业现代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谢扬;;中国城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国城镇化战略发展研究》总报告摘要[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立东;董庭友;;关于绥滨农场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唐世裔;;湘西自治州农村城镇化布局与发展对策[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赵景海;;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视角下的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8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苗欣;;湖北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问题研究[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10 范增录;;加快推进陕西城镇化的思路和对策[A];首届陕西改革与发展论坛暨2003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会议资料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存才;现代化:农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之梦[N];中国财经报;2011年
2 记者 张雷 胡蕊蕊;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全力加快赶超步伐[N];九江日报;2011年
3 大连市委党校 宫希魁;农民变市民政府任务重[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黄开进;北海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N];中华建筑报;2006年
5 徐晨光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组成员 文字整理 王平;坚持以“三化”推动城乡共同繁荣[N];东方城乡报;2010年
6 ;工业化创造供给 城市化创造需求[N];济南日报;2010年
7 本版编辑邋 宋华;金湾:又诞生一个亿元镇[N];珠海特区报;2008年
8 马永刚 本报记者 陈诗宗 代乐;六盘水举办“工业化城镇化园区化建设”培训班[N];贵州日报;2011年
9 ;城镇化:关键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N];无锡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张朝辉;我市扎实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N];保定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3 广德福;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何念如;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曹宗平;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个新视角[D];西北大学;2004年
8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秦宏;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之演变及其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林国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柳珍;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谭云俊;甘肃城镇化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任爱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4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5 宁艳丽;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6 胡慧洪;浙江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的成长机制及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02年
7 王洪达;经济欠发达县城镇化途径探讨[D];天津大学;2005年
8 方文彬;南溪县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永春;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文静;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互动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9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199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