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的途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8-10-04 18:35
【摘要】:认为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之间不是简单替代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正是推动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途径。从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循环经济原理的应用、完善企业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Abstract]: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carbon economy and circular economy is not a simple substitu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s an advantageous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coal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ath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coal enterprises from the aspects of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principle and perfec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2012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032) 2012年度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A00914)
【分类号】:F426.21;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涌;冯之浚;陈定江;;循环经济:理念与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1期

2 许家林;钱鸣高;;绿色开采的理念与技术框架[J];科技导报;2007年07期

3 冯之浚;;推行低碳经济 促进绿色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年01期

4 刘建功;;冀中能源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煤炭学报;2011年02期

5 李莉;许庆庆;;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的煤炭产业链发展影响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3年02期

6 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煤矿绿色开采技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汪前元;何华兵;;我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煤炭;2006年02期

8 钱鸣高;;煤炭的科学开采及有关问题的讨论[J];中国煤炭;2008年08期

9 张闯;史志斌;吴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中国煤炭;2009年03期

10 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跃钦;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刚;郭广礼;李伶;;矿区土地的破坏机理与治理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2 柯健;;低碳经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3 柯健;;低碳经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柯健;;低碳经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雷晚蓉;;中国发展低碳旅游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1期

6 柴华彬;邹友峰;;条带开采地表沉陷预计参数的确定[J];测绘科学;2009年04期

7 陆根尧;王晓琳;;以低碳思想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8 张绍良;汪云甲;顾和和;;我国矿山测量的十五年回顾与新时期的任务[J];测绘通报;2006年09期

9 敬采云;;碳会计理论发展创新研究[J];财会月刊;2010年32期

10 芦建国;程治国;陈璇;;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城镇建设——以北京四季青镇建设发展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基于采动裂隙椭抛带的煤与瓦斯共采机理[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2 王彦利;;榆神矿区煤矿突水及防治[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3 刘小勇;张传具;任大江;;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发展低碳经济[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王双明;范立民;马雄德;;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东;刘长武;周杰斌;李晓迪;;矸石充填技术在煤矿“三下”开采中的应用[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王文科;杨泽元;申涛;;榆神府区煤水地质特征与科学开采[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7 李俊平;周创兵;冯长根;;采空区处理新方法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占国;李玉寿;朱发浩;赵国贞;;巷采矸石充填围岩稳定性的试验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管恩太;;郑州矿区绿色开采技术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10 时亚民;;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庆文;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文志;开采沉陷预计参数与角量参数综合分析的相似理论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康荣;高应力软碎煤岩区废矸置换煤炭资源开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刘峰;煤炭行业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模式及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徐乃忠;低透气性富含瓦斯煤层群卸压开采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董书宁;干旱、半干旱复杂矿区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及综合利用[D];长安大学;2011年

10 赖文奇;建筑物下条带开采沉陷实测纠偏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金秋;采空区充填控制覆岩沉降相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晶;两巷矸石回填后的影响及作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张莉莉;化学工业节能减排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伟敏;非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建华;薄基岩浅埋煤层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韩德虎;褐煤热解—变形特性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春杰;基于低碳经济的西安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郭凤霞;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义新;深部条带开采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10 周少华;焦作矿区不同破坏类型煤的瓦斯吸附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旭东;;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演化机理与模式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诸大建;;循环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J];理论参考;2005年08期

3 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3年S1期

4 王军 ,刘金华 ,郭启民;循环经济与包装废物回收利用展望[J];山东环境;2003年01期

5 孙玉峰;;矿区环境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陆钟武,毛建素;穿越“环境高山”——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与下降[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12期

7 刘泽功,袁亮,戴广龙,石必明,卢平,涂敏;开采煤层顶板环形裂隙圈内走向长钻孔法抽放瓦斯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5期

8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9 刘海涛;吴盛亮;王臣;;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06年05期

10 陈定江,李有润,沈静珠,胡山鹰;生态工业园区的MINLP模型[J];过程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卞丽丽;循环型煤炭矿区发展机制及能值评估[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杨明;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3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孙祥斌;山东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5 何永贵;基于循环经济的梯度推移和扩散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6 袁学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薛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学军;我国资源型城市企业集团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龚文娟;煤矿清洁生产及产业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刁殿桐;玉米淀粉清洁生产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23期

2 徐志安;;浅谈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J];现代商业;2010年23期

3 骆新;;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4 李平原;吴琦;代鸿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吉耀飞;;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战略转型的契机[J];中国煤炭;2006年02期

6 陈刚;李磊;毛维东;;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J];能源环境保护;2007年02期

7 王君;;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8 申长芬;;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08期

9 李飞;题正义;李芳玮;;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李荣素;;煤炭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企业协调发展[J];现代商业;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苏向前;李连强;;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绿色鹤煤[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濮洪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A];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文集[C];2007年

3 孔青;宿洪涛;张德华;侯文平;周刚;;国有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法[A];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7年

4 郭兴红;司悦生;;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5 吕光明;邹长新;辛成会;李力;段元柱;孟庆续;;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生态矿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慕庆国;;循环经济是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7 卜善祥;;矿产资源开发与发展循环经济[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慎贞;;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9 郅公平;冯瑞林;原登光;;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思考[A];2006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6年

10 常建华;;从平煤实践看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之路[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卜令伟;矿产资源要管住用好[N];友报;2009年

2 记者 赵腊平;要把柴达木搞成循环经济实验区[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马旭;电矿驱动促跨越 循环经济谋发展[N];酒泉日报;2009年

4 李兴平;广西有色集团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王俊;许厂煤矿:循环经济托起生态矿山[N];淄博日报;2009年

6 ;加快推进神华陶氏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N];榆林日报;2010年

7 任明;常思明天怎么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潘实;山西斥资1800亿发展煤炭工业循环经济[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记者 马玉宏 通讯员 孙涛;西部矿业: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企业[N];经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贺韬;加快推进神华陶氏榆林 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N];陕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励民;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蒋佐斌;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3 李赋屏;广西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时永明;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张建平;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余星涤;矿产、土地资源复合循环利用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欧阳新年;资源与环境约束下中国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张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10 崔斌;我国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柒明;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政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张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与系统设计[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3 孙峥;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4 郝小非;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南省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武斌;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与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6 贺改梅;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彦玮;技术因素对矿产资源型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陈玉利;基于循环经济的铁煤集团非煤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9 李福来;黑龙江省典型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现状评价和整体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白骥平;循环经济理念下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51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251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7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