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行走在竞争和规制之间的德国能源经济改革

发布时间:2019-01-17 10:34
【摘要】: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其实践探索、理论发展和制度建设至今仍处于高度活跃和快速演变之中。德国能源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演变发展是传统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典型案例。从"区域垄断取代竞争"到"通过去规制化引入竞争"再到"通过规制实现竞争"的改革进程,以及是否应"向一般竞争法过渡"的疑惑,揭示出垄断行业改革的本质和难题是在监管模式设计中竞争监管与行业规制的不同比例、不同程度的调配与整合。对于和管网紧密联系的公用事业来说,单纯依靠"去规制化"下的事后竞争监管无法实现真正的竞争,需要建立新型的行业规制理念和模式,通过规制为市场竞争创造条件。竞争监管和行业规制之间的比例关系受制于特定行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状况及其变化发展。应当适时适度调整两者的比例关系,避免规制模式的僵化。
[Abstract]: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natural monopoly industry began in the developed market economy countries in the 1980s. Its practice exploration,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are still in a highly active and rapid evoluti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ergy market reform in Germany is a typical case of market reform in traditional monopoly industry. From "regional monopoly replacing competition" to "introducing competition through deregularization" to "realizing competition through regulation", and whether to "transition to general competition law",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essence and difficulty of monopoly industry reform is the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competition regulation and industry regulation in the design of supervision mode, and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deployment and integration. For the public utilitie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ipe network, it is impossible to realize the real competition by relying solely on the post-competition supervision under the "deregular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and mode of industry regulation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hrough regulation. The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regulation and industry regulation is restricted by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status of a particular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We should adjust the proportion of the two in a timely and appropriate manner to avoid the inflexibility of the regulatory model.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暨中德法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FX119)
【分类号】:F416.2;F4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德义,刘春,刘金平,王国栋;德国能源经济的变迁与能源政策的未来取向[J];中国矿业;2003年06期

2 汪树民;申晔;;普京时代俄罗斯能源经济发展战略评析[J];当代经济;2009年16期

3 李文彦,陈航;中国能源经济区划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83年04期

4 张绍飞,傅政骥;关于我国发展外向型能源经济的战略思索[J];国际石油经济;1994年02期

5 于丙章;八钢节能工作回顾及能源经济研究之探讨[J];新疆钢铁;1995年01期

6 吴飞霞;;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5期

7 赵飞;颜毓洁;;榆林能源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J];大众商务;2009年06期

8 岳建平;;能源经济与核能发电的发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8期

9 张淑媛;;浅谈中国能源经济的发展[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3期

10 ;能源经济资讯[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要树立大能源思想[A];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袁潮清;刘思峰;郭本海;;中国能源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小哲;;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模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王革华;;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战略[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郭小哲;;我国节能降耗优化配置与环境保护双赢效果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李艳花;王新安;;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榆林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野;郭小哲;;我国能源经济系统优化配置综合效果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8 马延和;;生物炼制与细胞工厂[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谭天伟;;生物加工过程的优化[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玉华;;抓住重点求突破 依靠科技促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能清邋陈列明;能源经济成为耒阳招商引资“吸盘”[N];湖南日报;2007年

2 宋振峰 先朝阳;陕甘宁老区创建国家级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记者 薛辉;破冰而行[N];恩施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俊鸣;新能源经济乘“风”而起[N];科技日报;2006年

5 陈支农;石油经济学与能源经济战略[N];经理日报;2004年

6 程汝鉴邋林之诠;榆林能源经济下——金融众生相[N];金融时报;2007年

7 何洪泽;美国 新能源经济渐火[N];人民日报;2007年

8 赵亮;加快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建设 推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N];陇东报;2008年

9 记者 宋振峰邋先朝阳;陕甘宁革命老区国家级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正式创建[N];甘肃日报;2008年

10 何洪泽;从科罗拉多州管窥美国新能源经济[N];中国电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建朝;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2 郭金童;能源经济的动态分析及能效水平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申振东;贵州能源经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项凌;天然气节能减排经济性模拟与熵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高霁;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框架下中国土地利用和生物能源的模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汪鹏;大气扩散模型与环境经济损失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康旭东;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实施潜力与波及效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霍宗杰;能源结构与粗放型经济增长[D];兰州大学;2010年

9 张艳;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评价及保障路径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郝新东;中美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荟宇;内蒙古能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陈庆红;新能源经济下商业银行投资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刘进科;中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4 朱佳伟;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经济效率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卢庆华;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格日乐;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力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经戈;四川省石油需求预测与开发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刘妮娜;西部地区能源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立娜;霍林郭勒市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10 鸿嘎鲁;鄂尔多斯市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9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409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