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世界原油贸易走势与中国进口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25 04:09
【摘要】:21世纪以来,世界原油贸易量持续上涨,进出口格局基本稳定,但贸易流向有所调整,亚洲逐步成为世界原油进口的重心。中东始终是原油出口的主要地区,美洲和前苏联地区出口规模持续增长。中国的原油消费增速高于产量增速,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进口来源逐渐扩大范围,从中东和非洲向南美和周边资源国扩展。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提升,对轻质低硫原油的进口需求降低;加拿大仍以美国为重点出口方向,但将推进向亚洲出口的通道建设;中东仍将是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区,俄罗斯和中亚将加大向东部的出口。未来中国的原油进口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中东和俄罗斯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资源地,加拿大油砂的快速发展将为中国石油进口提供新的资源选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晓伟;;我国石油进口策略应作调整[J];天然气经济;2005年01期

2 孔凡华;;世界油运市场走势[J];中国远洋航务;2006年05期

3 程淑佳;魏冶;;中国原油进口地域格局演进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03期

4 ;资源透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年09期

5 胡像红,王宇奇,赵起;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现状和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3年03期

6 王肇钧;程淑佳;于国政;;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美原油进口空间格局演进比较[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7 ;数字一览[J];中国石油企业;2010年11期

8 何琬;孙晓蕾;李建平;;中国原油进口贸易波动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9期

9 ;中国批准2000×10~4t原油进口配额[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年06期

10 程雁,金海霞;原油贸易计量技术综述[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秀芝;杨曙光;;2009—2010年石油流通回顾与展望[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2 覃达;;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石油合作中的作用[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3 覃达;;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石油合作的作用[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4 刘守全;莫杰;;探寻我国油气资源接替战略的思考[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王小舟;;试析我国油气田企业产量一成本之纠葛[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C];2006年

6 陈步宁;;石化系统的扩产节能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相关行业[A];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优秀论文专集[C];2003年

8 吴智泉;;用矛盾论化解石油危局[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9 王小舟;;金融危机环境下油气田企业传统开发经济规律的再认识[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10 谢丽琨;张力菠;;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的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原油进口量互动关系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晓莉;山东地炼整编 谋求1000万吨原油进口权[N];华夏时报;2009年

2 上海证券研究所 周效飞;垄断原油进口权就无成品油定价权[N];证券时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沈汝发 李晓慧 刘雪;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首超警戒线[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安飞;天量原油进口引发油价暴涨隐忧[N];国际商报;2010年

5 李雁争;民营石油商可获原油进口牌照[N];现代物流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仕省;十月份原油进口增长明显 国际油价急挫渐现中国吸储良机[N];华夏时报;2008年

7 林纯洁;中国9月原油进口创单月纪录[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周剑初;原油进口创新高不必惊诧[N];金融时报;2007年

9 实习生 郭奕涵;安哥拉成中国原油进口最大来源地[N];北京商报;2010年

10 张楠;油价上涨预期拉动5月原油进口[N];民营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刚;石油安全的若干管理科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陈海涛;基于供应链的中国石油资源安全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吴翔;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关联机制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曾惠珠;不同种类国际油价之发展趋势[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胡永庆;高酸原油直接催化裂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檀学燕;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战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为;我国国际原油贸易中的运输风险分析[D];外交学院;2012年

2 周晓波;石油安全视角下中国原油进口地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胡蓉;劣质原油加工线性规划的PIMS研究及原油采购策略探讨[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尤志文;中国原油进口采购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张晓健;中国石油贸易与石油安全[D];吉林大学;2007年

6 秦海瑞;我国原油进口运输路径优化及中转调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何亚南;我国石油对外贸易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8 隋莉;我国石油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9 美玉(DENSMAA);蒙古国向中国出口原油的物流方案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10 王益忠;中国利用海外石油资源的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2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582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6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