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青岛海尔并购GE家电的协同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20:03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跨国并购中来,从而获取资源,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近几年,我国国内家电企业市场增长趋缓,竞争激烈,家电企业急需从海外市场和高端领域寻找增量,并在全球产业链抢夺话语权,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参与到跨国并购中来,通过并购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增强经营实力,加速国际化步伐。然而,并购往往存在着风险,并购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而并购的协同效应是衡量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青岛海尔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这一中国家电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为例。首先,本文对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识别以及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然后是案例介绍,阐述案例企业并购双方的情况、并购事件过程、并购的背景、并购目的。再对青岛海尔并购GE家电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从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分别对其含义及表现进行阐述,再对青岛海尔并购GE家电的协同效应进行识别、评价及总结,其中,对协同效应的识别主要采用的是定性分析,对协同效应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是定量评价。并从中得出结论以及获得相关启示。本文认为,从目前来看,青岛海尔并购GE家电在经营、管理、财务协同效应方面均有所体现,但更多的体现为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还需要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进行观察和检验。最后是全文总结,不足与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1;F426.6;F125
【图文】:

并购市场


究背景司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近年来,随着全展,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企业加快了海外扩张的的流动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并购作为一种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正在全世界蓬勃发展,对全球的形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家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列促进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和保障制度。全球化发展和政策利好海外并购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16 年中企海外并购的数量和金额出现新的突破,如下图,据清通数据显示,2016 年全年共完成海外并购 237 起,同比增长 6.额案例数 187 起,涉及交易金额 5,230.21 亿元,同比增长 170%

研究思路,并购


6图 1-1 研究思路图1.6 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目前关于并购的文献中,对于家电企业并购协应的案例研究并不多。本文立足于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家电行业海外并购,从效应的角度切入,对青岛海尔并购 GE 家电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和启示。

关系图,青岛海尔,产权,关系图


海尔集团创立于 1984 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海尔集团刚创立时,借着改革开放的机遇,开始了名牌战略发展阶段,在当时很多企业注重产量而忽视质量的时候,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警醒了海尔员工的质量意识,在那时,海尔凭借着差异化的质量而在市场上赢得了优势。中国在迅速的发展,此后的海尔借助着国家鼓励兼并重组、中国加入 WTO、互联网的发展等时代机遇,先后历经了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以及现在的网络化战略发展阶段,战略主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旗下品牌包括海尔、日日顺、卡萨帝、斐雪派克、AUQU、统帅。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海尔”)是海尔集团下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空调、厨电、冰箱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时提供物流等服务。如下图所示,截至 2015 年,海尔集团是青岛海尔的实际控制人,其直接持有青岛海尔17.52%的股份,并分别通过青岛海尔创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厨房设施有限公司、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2.62%,0.19%,20.56%的股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凡秀;;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优酷并购土豆的案例[J];财会通讯;2013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闫华红;曹萌萌;;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海尔集团跨国并购后整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牧芸;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3 冯春阳;证券业并购协同效应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年

4 李t

本文编号:2744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744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