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5:10

  本文关键词: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制造业是—国经济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2008年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实施重回实体经济的“再工业化”政策,力图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促进国内出口,从而占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他们在高端技术上对中国进行封锁,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贸易已经由互补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这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对于中国国内而言,传统以廉价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切入国际分工的模式已经进入瓶颈,为了实现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力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本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再结合发达国家制造业出口经验借鉴,提出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本文以发达国家(德、美、日为主导)“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影响为切入点,应用显示性竞争力优势指数(CA)测量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制造业中共有16个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出现了下降,下滑幅度最大的前三位分别是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尤其是本文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加入“再工业化”政策和人力资本两个因素,最终得出“再工业化”政策对中国制造业总体、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原材料工业的影响力度最大。固定资本、劳动力人数和产业集聚程度对我国制造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质量)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并未带来显著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分析的结论,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针对性提升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再工业化 制造业 出口竞争力 比较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4;F752.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18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14-16
  • 1.4 研究方法16-17
  • 1.5 创新点17-18
  • 第二章 相关重要理论与文献综述18-33
  • 2.1 相关重要理论18-22
  • 2.1.1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18-20
  • 2.1.2 要素禀赋理论20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0-21
  • 2.1.4 国家竞争力理论21-22
  • 2.2 国外文献综述22-27
  • 2.2.1 再工业化23-24
  • 2.2.2 制造业出口竞争力24-27
  • 2.2.3 国外研究评述27
  • 2.3 国内文献综述27-33
  • 2.3.1 再工业化27-28
  • 2.3.2 制造业出口竞争力28-32
  • 2.3.3 国内研究评述32-33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33-41
  • 3.1 “再工业化”政策内容及实践成效33-38
  • 3.1.1 “再工业化”政策内容33-37
  • 3.1.2 “再工业化”实践成效37-38
  • 3.2 “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38-41
  • 3.2.1 促进制造业从中国向发达国家回流39
  • 3.2.2 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由互补关系转为竞争关系39-40
  • 3.2.3 贸易摩擦增多,中国贸易环境逐渐恶化40-41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现状分析41-54
  • 4.1 总体情况分析41-44
  • 4.1.1 出口总量分析41-42
  • 4.1.2 出口结构分析42-44
  • 4.2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44-47
  • 4.2.1 面临的机遇44-46
  • 4.2.2 面临的挑战46-47
  • 4.3 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47-54
  • 4.3.1 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出口竞争力50-51
  • 4.3.2 “再工业化”前后中国制造业行业出口竞争力变动情况51-52
  • 4.3.3 德、日、美各国制造业分行业出口竞争力52-53
  • 4.3.4 小结53-54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54-70
  • 5.1 实证分析方法介绍54-57
  • 5.1.1 面板数据54
  • 5.1.2 面板数据模型54-57
  • 5.2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57-59
  • 5.2.1 被解释变量57
  • 5.2.2 解释变量57-59
  • 5.2.3 数据的来源59
  • 5.3 实证分析过程及实证结果59-70
  • 5.3.1 制造业总体实证分析59-62
  • 5.3.2 原材料工业实证分析62-64
  • 5.3.3 消费品工业实证分析64-66
  • 5.3.4 装备制造业实证分析66-68
  • 5.3.5 实证结论68-70
  • 第六章 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70-78
  • 6.1 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70-73
  • 6.1.1 德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成就70-71
  • 6.1.2 德国制造业发展特点71-73
  • 6.2 美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73-75
  • 6.2.1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成就73-74
  • 6.2.2 美国制造业发展特点74-75
  • 6.3 日本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75-77
  • 6.3.1 日本制造业发展历程及成就75-76
  • 6.3.2 日本制造业发展特点76-77
  • 6.4 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经验启示77-78
  • 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78-85
  • 7.1 制定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78-79
  • 7.1.1 国家层面上的前瞻布局和统筹谋划78
  • 7.1.2 立法保障战略实施78-79
  • 7.1.3 成立专门职能部门79
  • 7.2 提升劳动力素质水平79-80
  • 7.2.1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79
  • 7.2.2 促进职业教育的大范围扩展79-80
  • 7.2.3 注重产业工人的培养80
  • 7.3 加大产业集群扶持力度80-81
  • 7.3.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80-81
  • 7.3.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81
  • 7.3.3 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程度81
  • 7.4 提升中小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81-83
  • 7.4.1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82
  • 7.4.2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82-83
  • 7.4.3 提高微创新能力83
  • 7.5 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83-85
  • 7.5.1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84
  • 7.5.2 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84
  • 7.5.3 推动融合机制和组织模式创新84-85
  • 参考文献85-91
  • 附录91-93
  • 致谢93-95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茶洪旺;马勇;刘佳;;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王亚男;;两化融合中我国制造业的机遇、挑战与发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赵洪斌;论产业竞争力——一个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2004年12期

4 贺灿飞;谢秀珍;潘峰华;;中国制造业省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8年03期

5 陈万灵;任培强;;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其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06期

6 唐志良;刘建江;;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8 文东伟;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9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2期

10 神玉飞;外资流入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7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5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