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构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路径与突破方向

发布时间:2020-11-10 01:48
   一国最优动态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化最为基础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体中代表性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周期、创新行为特征以及所内含的外部融资需求特征。当前阶段,以垄断性大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功能为主的我国金融体制结构性问题导致了现有大银行体系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内在需求之间,当前金融规模扩张、金融工具创新与推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所内含的诸多融资需求之间,都发生了严重的背离和错配现象。在辨析当前中国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还是全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民营银行、大银行导向还是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地方化专业化导向等四大重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今后金融结构性改革的突破方向以及相应的具体改革举措。
【部分图文】:

路径图,产业生命周期,金融体系,路径


从图1所描述的基于产业或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来看,在产业或产品的初创期,由于普遍存在的创新创业企业发展高不确定性及所内含的高风险因素,企业难以通过金融机构获得外部融资,主要依赖企业自有资金或股权资金的支持;在产业或产品的成长期,由于产业或产品被市场中多数消费者接受和购买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高不确定性和较高的发展风险因素,企业主要依赖风险偏好型的资本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产业或产品的成熟期,由于产业或产品的工程化和商业化的前途已经比较明确,企业快速扩张的市场占有率和自身盈利能力的风险和信息相对比较确定,企业主要的融资需求集中在固定资产扩张投资和产品质量提升为主的创新投入活动,此时比较适宜风险保守型的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而在产业或产品的衰退期,在新产品的竞争和替代效应的作用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逐步萎缩,固定资产投资和创新研发投入需求下降,盈利能力逐步下降,进而造成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也发生下降的现象。企业可能只是由于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需求而产生的外部融资需求,只需要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就可以满足此时阶段产业或产品的外部融资需求。从图2所描述的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金融结构演进路径视角来看,在经济发展初级或起飞阶段,主要依赖相对低成本的劳动要素和出口导向驱动,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劳动密集型主导的产业结构。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类型主要呈现出国有企业+地方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的分布特征,与之相匹配和适宜的是具有间接融资功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的规模持续扩张阶段,由于劳动要素成本的持续增长以及资本要素价格的相对降低,经济进入了资本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主要依靠资本密集型产业主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类型主要呈现出股份制大企业+地方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的分布特征,与之相匹配和适宜的是具有间接融资功能的银行主导和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配合的混合型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由数量型规模扩张阶段转变进入质量持续提升阶段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影响经济发展质量核心内生动力机制和决定性因素,经济进入了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中,企业类型主要呈现出龙头企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兴产业集群的分布特征,与之相匹配和适宜的是具有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功能的全能制银行主导以及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配合的混合型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全面进入创新引领以及处于创新前沿的特定阶段后,经济体内生动力必须依赖对前沿技术创新探索和创造力为主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培育和提升,经济进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原始创新、基础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全面突破主导的产业结构。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中,企业类型主要呈现出跨国企业+独角兽企业+新兴产业集群的分布特征,与之相匹配和适宜的是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主导和具有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双重功能的全能制银行配合的混合型金融体系。

路径图,金融结构,经济发展,路径


从图2所描述的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金融结构演进路径视角来看,在经济发展初级或起飞阶段,主要依赖相对低成本的劳动要素和出口导向驱动,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劳动密集型主导的产业结构。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类型主要呈现出国有企业+地方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的分布特征,与之相匹配和适宜的是具有间接融资功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的规模持续扩张阶段,由于劳动要素成本的持续增长以及资本要素价格的相对降低,经济进入了资本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主要依靠资本密集型产业主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类型主要呈现出股份制大企业+地方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的分布特征,与之相匹配和适宜的是具有间接融资功能的银行主导和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配合的混合型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由数量型规模扩张阶段转变进入质量持续提升阶段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影响经济发展质量核心内生动力机制和决定性因素,经济进入了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中,企业类型主要呈现出龙头企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兴产业集群的分布特征,与之相匹配和适宜的是具有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功能的全能制银行主导以及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配合的混合型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全面进入创新引领以及处于创新前沿的特定阶段后,经济体内生动力必须依赖对前沿技术创新探索和创造力为主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培育和提升,经济进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原始创新、基础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全面突破主导的产业结构。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中,企业类型主要呈现出跨国企业+独角兽企业+新兴产业集群的分布特征,与之相匹配和适宜的是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主导和具有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双重功能的全能制银行配合的混合型金融体系。综合以上分析,在我们看来,一国最优动态金融结构体系的决定性因素与产业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这两大特征密切相关,其中,最为基础性的决定因素是经济体中代表性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周期、创新行为特征以及所内含的外部融资需求特征。因此,在我们看来,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国的金融结构演进逻辑和发展路径是:银行主导的间接型金融体系→银行主导的直接型金融体系+资本市场→全能银行主导的混合型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主导的直接型金融体系+全能银行体系。特别要关注的是,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银行主导的间接型金融体系也可以区分为垄断性大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体系主导的金融体系两种类型。按照一般的金融功能匹配逻辑是,倘若一国经济体中的多数企业是大型企业,则匹配的是垄断性大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倘若一国经济体中的多数企业是中小微企业以及处于模仿性创新阶段的创新创业企业,则匹配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体系主导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本刊编辑部;;用金融之水载起石化之舟[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8年09期



本文编号:2877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77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