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的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06 06:11
本文关键词:中俄能源合作的经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能源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国际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能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大部分能源需求依赖进口,能源问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俄罗斯能源资源存储量丰富,是供大于求的国家。本文从国际能源合作影响因素、格局、国家间分工及合作相关理论分析入手,对中俄能源基本情况及合作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对中俄能源合作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俄能源合作对中国的国民收入有重要影响的结论,并且研究结果与一般结论不同,即中俄能源合作对中国国民收入产生长短期效应不同,这对中国制定长期的中俄能源合作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最后指出中俄能源合作政策建议:(1)中国应在保证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其他能源地区的战略合作关系。(2)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制定长期的国家能源贸易政策,规避能源合作过程中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3)在中俄能源合作维护政治安全的基础上,重视经济效应的追求。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研究角度的创新,以往的研究多出于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能源合作的动因、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等角度展开,本文从中俄能源合作的经济效应角度着手,通过中俄能源合作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效应开展研究。二是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文章在总结国际能源合作一般情况的宏观背景下,介绍了能源合作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中俄能源合作的一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介绍,运用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检验,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际意义,既总结了前人观点又提出了本文的独特研究思路。三是主要观点的创新。通过文章的研究,得到如下观点:中俄能源合作与中国国民收入之间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短期中俄能源合作的增加会对中国国民收入的增长产生正效应;长期中俄能源合作的增加将对中国国民收入增长产生负效应。这一观点也与一般预期不同,一般研究并未将中俄能源合作的长短期效应分开,仅得到中俄能源合作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片面短期结论,不利于正确的政策建议提出。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能源合作 经济效应 协整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2;F45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3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9-10
- 1.1.1 背景9
- 1.1.2.选题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1
- 1.3 文章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11-12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2
- 1.4.1 研究思路12
- 1.4.2 研究方法12
- 1.5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2-13
- 第2章 国际能源合作及其相关理论评析13-19
- 2.1 国际能源合作概述13-16
- 2.1.1 国际能源合作内涵13
- 2.1.2 国际能源合作动因分析13-14
- 2.1.3 国际能源格局14-16
- 2.2 相关理论评述16-18
- 2.2.1 区域一体化理论16-17
- 2.2.2 国家间合作理论17-18
- 2.2.3 能源地缘理论18
- 2.3 本章小结18-19
- 第3章 中俄能源合作基本问题综述19-26
- 3.1 中国能源供需情况简析19-22
- 3.1.1 能源供需不平衡19
- 3.1.2 能源结构不合理19-22
- 3.2 俄罗斯能源供求基本特征与能源外交发展情况22-24
- 3.2.1 俄罗斯能源供求的基本特征22-23
- 3.2.2 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发展情况23-24
- 3.3 中俄能源合作的成果与困境24-26
- 3.3.1 中俄能源合作的成果24
- 3.3.2 中俄能源合作的困境24-26
- 第4章 中俄能源合作的经济效应26-35
- 4.1 中俄能源合作经济效应定性分析26-27
- 4.1.1 中俄能源合作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直接影响26
- 4.1.2 中俄能源合作对中国国民经济的间接影响26-27
- 4.2 中俄能源合作经济效应量化分析27-35
- 4.2.1 基本模型27-28
- 4.2.2 数据选取28-29
- 4.2.3 实证分析29-33
- 4.2.4 基本结论33-35
- 第5章 加强中俄能源合作的政策建议35-37
- 5.1 积极开展能源合作,拓宽合作渠道35
- 5.2 及时调整,,制定长期的能源政策35-36
- 5.3 维护政治安全,重视经济效应36-37
- 参考文献37-39
- 后记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国外能源管理体制对我国能源管理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11期
2 王福香;;浅谈新形势下的能源管理[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年02期
3 徐生春;王建平;;强化能源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6年06期
4 刘晶;;瞩目中国“能源宪章”[J];检察风云;2008年05期
5 钟和;;能源管理改革:不能毕其功于一役[J];广西电业;2008年03期
6 潘志e
本文编号:288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