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制造业细分产业竞争力分析——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28 03:38
制造业是山东工业经济的主体,如何提升其细分产业竞争力、破解制造业发展快速下行的局面,是山东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价值形成角度构建了山东省制造业细分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2009-2017年制造业细分产业结构特征和细分产业竞争力变化状况进行测度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制造业细分产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获利能力,而研发投入等创新能力对竞争力的贡献不明显;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传统制造业仍是山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细分产业竞争力排名中居前;新兴产业的竞争力较弱,不足以支撑山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者均衡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在传统产业中激发新的增长点成为山东经济新旧动能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3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数据说明
三、实证结果
(一)主成分的提取
(二)主成分分析
(三)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排名
四、结果分析
(一)细分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分析
(二)产业竞争力排名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立足山东制造业产业结构特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二)从技术密集型细分产业中培育山东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提升创新效率,建立形成创新激励和协调推进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省域工业体系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J]. 任保平,李禹墨. 财经科学. 2018(08)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J]. 孔凡斌,李华旭. 企业经济. 2017(02)
[3]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黄群慧.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9)
[4]我国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基于31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 顾江,高莉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8)
[5]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设计[J]. 王连芬,张少杰. 统计与决策. 2008(10)
[6]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层次评价研究[J]. 喻荣春,孙学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 赵彦云,张明倩.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5)
[8]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 赵玲玲,马行裕. 南方经济. 2003(06)
[9]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2003(03)
[10]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J]. 黄祖辉,张昱.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3104807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3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数据说明
三、实证结果
(一)主成分的提取
(二)主成分分析
(三)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排名
四、结果分析
(一)细分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分析
(二)产业竞争力排名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立足山东制造业产业结构特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二)从技术密集型细分产业中培育山东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提升创新效率,建立形成创新激励和协调推进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省域工业体系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J]. 任保平,李禹墨. 财经科学. 2018(08)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J]. 孔凡斌,李华旭. 企业经济. 2017(02)
[3]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黄群慧.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9)
[4]我国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基于31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 顾江,高莉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8)
[5]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设计[J]. 王连芬,张少杰. 统计与决策. 2008(10)
[6]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层次评价研究[J]. 喻荣春,孙学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 赵彦云,张明倩.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5)
[8]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 赵玲玲,马行裕. 南方经济. 2003(06)
[9]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2003(03)
[10]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J]. 黄祖辉,张昱.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3104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10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