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的分配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1-05-14 18:00
高杠杆是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构建模型说明,企业策略性负债能提升企业在劳资谈判中的筹码,进而压低劳动收入份额。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负债显著地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而且企业负债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随企业所有制、劳动密集度、工会力量和债务类型而变动。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并进一步阐明了高杠杆对收入分配的危害,为我国经济去杠杆和缩小收入差距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章来源】:经济学(季刊). 20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理论分析
(一) 基本模型
(二) 扩展
三、 数据和变量
四、 实证分析
(一) 基准回归
(二) 异质性分析
五、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杠杆率的收入分配效应[J]. 刘晓光,刘元春,申广军. 中国工业经济. 2019(02)
[2]结构性减税与企业去杠杆[J]. 申广军,张延,王荣. 金融研究. 2018(12)
[3]结构转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J]. 刘亚琳,茅锐,姚洋. 经济学(季刊). 2018(02)
[4]企业风险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J]. 贾珅,申广军. 经济研究. 2016(05)
[5]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杨汝岱. 经济研究. 2015(02)
[6]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J]. 周广肃,樊纲,申广军. 管理世界. 2014(07)
[7]谁从中国工会会员身份中获益?[J]. 李明,徐建炜. 经济研究. 2014(05)
[8]中国的劳动份额是否真的很低:基于制造业的国际比较研究[J]. 钱震杰,朱晓冬. 世界经济. 2013 (10)
[9]工会是否改善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与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J]. 魏下海,董志强,黄玖立. 经济研究. 2013 (08)
[10]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为何持续下降?——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 余玲铮,魏下海. 产经评论. 2013(02)
本文编号:3186082
【文章来源】:经济学(季刊). 20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理论分析
(一) 基本模型
(二) 扩展
三、 数据和变量
四、 实证分析
(一) 基准回归
(二) 异质性分析
五、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杠杆率的收入分配效应[J]. 刘晓光,刘元春,申广军. 中国工业经济. 2019(02)
[2]结构性减税与企业去杠杆[J]. 申广军,张延,王荣. 金融研究. 2018(12)
[3]结构转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J]. 刘亚琳,茅锐,姚洋. 经济学(季刊). 2018(02)
[4]企业风险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J]. 贾珅,申广军. 经济研究. 2016(05)
[5]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杨汝岱. 经济研究. 2015(02)
[6]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J]. 周广肃,樊纲,申广军. 管理世界. 2014(07)
[7]谁从中国工会会员身份中获益?[J]. 李明,徐建炜. 经济研究. 2014(05)
[8]中国的劳动份额是否真的很低:基于制造业的国际比较研究[J]. 钱震杰,朱晓冬. 世界经济. 2013 (10)
[9]工会是否改善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与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J]. 魏下海,董志强,黄玖立. 经济研究. 2013 (08)
[10]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为何持续下降?——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 余玲铮,魏下海. 产经评论. 2013(02)
本文编号:3186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18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