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风电企业员工培训体系设计及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12:48
  基于“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水平培训”的大背景,围绕“风电企业培训体系设计研究与优化提升”这一主题,论文在分析风电企业培训重要性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人才战略定位、体系改革、资源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论文在对新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风电企业新型培训管理模式基本框架,在确定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方案,选择恰当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及时进行效果评估。该模式的核心是将培训评估贯穿于整个培训流转环节,强调培训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协作。本文基于风电行业所处发展环境及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形势,构建了企业全覆盖人才培养体系。论文着重研究并解决了以下问题:完善培训体系建设,明确各层级培训主体责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各层级培训能力建设,明确了各层级人才培养责任,构建了明确的组织体系;构建覆盖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全岗位资格认证和全通道岗位能力说明书,并提供与之对应的培训服务,将个人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培训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提高了培训效果。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风电企业员工培训体系设计及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图1-1风电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双环联动模型??管理模式内环:包含计划策划、课程课件、师资队伍以及培训基地资源核心??

风电,学历结构,企业


源总量情况??年底,某风电企业所属管理单位40家(其中风电企业28家,合??),人员总数6954人,其中该企业本部管理人员127人,风电从??,占到公司总人数的59%以上(火电人员密度较大),按照风电企??分企业缺员,其中新疆、江苏、黑龙江等地缺员尤其严重。??构情况??截至2017年底,该风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5.?87%,??总数的70.?51%,其中30岁及以下占员工总数的60.?18%,平均年??工年龄呈现年轻化(每年校招新大学生较多)。??如图2-1所示,截至2017年底,该风电企业大专以上员工占风??的95.42%;如图2-2所示,有高级职称273人,中级职称738??仅占该风电企业总人数的24.?63%,主要分布在技术服务性企业。??技师6人,技师39人,高级工66人,中级工285人,高级工以??仅占风电一线总人数的3.?69%。风电从业人员职称及技能等级比??合素质亟待提升。??

风电,职称结构,企业


源总量情况??年底,某风电企业所属管理单位40家(其中风电企业28家,合??),人员总数6954人,其中该企业本部管理人员127人,风电从??,占到公司总人数的59%以上(火电人员密度较大),按照风电企??分企业缺员,其中新疆、江苏、黑龙江等地缺员尤其严重。??构情况??截至2017年底,该风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5.?87%,??总数的70.?51%,其中30岁及以下占员工总数的60.?18%,平均年??工年龄呈现年轻化(每年校招新大学生较多)。??如图2-1所示,截至2017年底,该风电企业大专以上员工占风??的95.42%;如图2-2所示,有高级职称273人,中级职称738??仅占该风电企业总人数的24.?63%,主要分布在技术服务性企业。??技师6人,技师39人,高级工66人,中级工285人,高级工以??仅占风电一线总人数的3.?69%。风电从业人员职称及技能等级比??合素质亟待提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效果评价研究[J]. 申文缙,周志刚.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2]一流电力企业大学核心能力提升及实施路径研究——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企业大学创建实践[J]. 柏吉宽,郭克,王超.  东方企业文化. 2015(10)
[3]优化企业内训师管理机制,助推内训师队伍建设[J]. 付小骏.  经营管理者. 2014(30)
[4]企业内训课程的定位与内训师培养的生态体系[J]. 肖青青.  管理观察. 2014(08)
[5]依托内训新机制推进企业内训师队伍建设[J]. 齐素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11)
[6]我国风电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J]. 姜玉立,何伟军.  中国电力教育. 2012(24)
[7]浅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 周焱.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8]双导师制新员工培养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创新应用[J]. 林显仕.  中国电力教育. 2011(33)
[9]当前电力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凌建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S1)
[10]浅谈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 刘建军.  中国电力教育. 2011(21)

博士论文
[1]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 廖志豪.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内在激励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D]. 杜鹏程.南京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研究[D]. 范俊丽.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
[2]基于组织社会化的新员工培训对工作满意的影响[D]. 尤倩.江西财经大学 2010
[3]企业薪酬外包决策模型研究[D]. 彭赋.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4]Y公司关键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研究[D]. 徐瑶.大连理工大学 2010
[5]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模式研究[D]. 高礼勤.华东交通大学 2009
[6]发电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及企业收益研究[D]. 蒋微微.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
[7]德国企业培训师制度研究[D]. 陶扉.天津大学 2007
[8]企业核心员工激励问题研究[D]. 陈立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26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426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