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区域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的多种经济活动及工业活动提供装备支持,是区域综合实力的根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区域装备制造业迫切需要通过“装备+服务”的产品模式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而区域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又增加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因此,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具有必然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体系是保障互动融合需求、完善系统组织关系、提供良好外部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高效、正确互动融合的必要选择。 在此研究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了区域内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的过程,并绘制了过程模型图,揭示了两大产业是怎样互动融合的及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而确定区域内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政策应从竞争要素、技术要素、布局要素和资源要素四方面入手,并通过对四大政策作用要素及其作用方式的阐述,进而揭示了区域内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政策的作用机理。最后,本文构建了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政策作用要素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通过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测度,揭示了各个政策作用要素对两大产业互动融合的影响强度及影响方向,并据此构建促进区域内两大产业互动融合的政策体系,并对政策体系进行实施和保障。 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研究选取黑龙江省作为实证对象进行研究,在分析了黑龙江省内两大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内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政策体系进行了定量及定性分析,并为黑龙江省内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提出政策体系制定意见及实施保障策略,,对促进黑龙江省内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区域装备制造业 互动融合政策 政策作用机理 政策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F71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12-18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3.3 研究评述17-18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8-20
- 1.4.1 研究内容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1.4.3 技术路线19-20
- 第2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作用机理20-36
- 2.1 相关概念界定20-21
- 2.1.1 装备制造业内涵20
- 2.1.2 生产性服务业内涵20-21
- 2.1.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内涵21
- 2.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过程及影响因素21-23
- 2.2.1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过程21-22
- 2.2.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影响因素22-23
- 2.3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主体及目标23-24
- 2.3.1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主体23-24
- 2.3.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目标24
- 2.4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作用要素24-26
- 2.4.1 竞争要素24-25
- 2.4.2 技术要素25
- 2.4.3 布局要素25
- 2.4.4 资源要素25-26
- 2.5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作用方式26-28
- 2.5.1 政策作用方式分析26-27
- 2.5.2 政策作用方式设计27-28
- 2.6 定量测度28-35
- 2.6.1 指标构建28-31
- 2.6.2 模型构建31
- 2.6.3 指标及数据来源31-32
- 2.6.4 测度结果分析32-35
- 2.7 本章小结35-36
- 第3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体系构建36-45
- 3.1 竞争政策体系36-38
- 3.1.1 有效竞争政策36-37
- 3.1.2 市场开放政策37-38
- 3.2 技术政策体系38-40
- 3.2.1 R&D 政策38-39
- 3.2.2 高新技术政策39-40
- 3.2.3 技术创新政策40
- 3.3 布局政策体系40-42
- 3.3.1 布局与需求匹配政策41
- 3.3.2 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政策41-42
- 3.3.3 区域产业聚集政策42
- 3.4 资源政策体系42-44
- 3.4.1 高素质人才政策43
- 3.4.2 从业人员政策43-44
- 3.4.3 资源配置政策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实施及保障45-55
- 4.1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实施45-49
- 4.1.1 政策实施过程45-46
- 4.1.2 政策实施手段46-48
- 4.1.3 影响政策实施的因素48-49
- 4.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保障49-54
- 4.2.1 组织保障50
- 4.2.2 制度保障50-51
- 4.2.3 机制保障51-54
- 4.3 本章小结54-55
- 第5章 实证分析55-59
- 5.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现状分析55-56
- 5.1.1 互动融合现状55-56
- 5.1.2 互动融合政策现状56
- 5.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体系实施对策建议56-58
- 5.3 本章小结58-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路红艳;;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基于产业互动、融合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9年09期
3 代中强;;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4 胡文国;吴栋;;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5 曾涤,王廉;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上)──西方七个经济大国工业制造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的评点[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原毅军;耿殿贺;张乙明;;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7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8 唐晓华;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9 石晓霞;李庆杨;;沈阳市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02期
10 龚晓菊;赵云平;;区域产业布局与重化工产业西移[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4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