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16:03
本文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已逐渐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焦点与核心,同时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也已成为衡量一国核心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而近几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不断出现诸如银广夏、安然会计假账等案件,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面对严峻的现实,理论界、实务界和广大投资者日益认识到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保证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关键,也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公司治理正在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保证企业的决策科学和提高企业绩效。企业绩效水平的高低是公司治理结构合理与否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反映。因此,探究公司治理结构各构成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非常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从公司治理结构各构成因素(包括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管理层激励等)入手,综合分析其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以剔除异常数据影响后获得的2009年733家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综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了公司治理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随后在综合对比企业绩效衡量指标的优劣后,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思路。(2)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以上述733家制造业企业2009年的11个财务指标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M。随后以上述企业2009-2013年的治理结构及M值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综合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主要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从而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3)结合实证研究结论,针对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所有权结构 董事会特征 管理层激励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1;F4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6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0.1.1 研究背景11-12
- 0.1.2 研究意义12-13
- 0.2 研究方法13
- 0.3 结构安排13-14
- 0.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14-16
- 1 国内外文献综述16-25
- 1.1 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16-19
- 1.2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19-23
- 1.2.1 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20-21
- 1.2.2 董事会领导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21-22
- 1.2.3 董事会独立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22-23
- 1.3 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23
- 1.4 文献评述23-25
- 2 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25-29
- 2.1 古典管家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公司治理理论)25
- 2.2 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公司治理理论)25-26
- 2.3 不完全契约理论(合同存在交易成本的公司治理理论)26-27
- 2.4 现代管家理论(组织行为和组织理论的公司治理理论)27
- 2.5 利益相关者理论(现代公司治理理论)27-28
- 2.6 小结28-29
- 3 企业绩效的评价方法29-38
- 3.1 企业绩效的含义29
- 3.2 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及其局限性29-31
- 3.3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31-32
- 3.4 企业绩效综合指标的构建32-38
- 3.4.1 选定指标32-33
- 3.4.2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企业绩效综合指标33-38
- 3.4.2.1 相关系数检验34
- 3.4.2.2 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34-35
- 3.4.2.3 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M的构建35-36
- 3.4.2.4 小结36-38
- 4 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38-46
- 4.1 实证研究思路及样本数据说明38
- 4.2 理论分析和模型假定38-41
- 4.2.1 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假定38-39
- 4.2.2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假定39-40
- 4.2.2.1 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假定39
- 4.2.2.2 两职合一与企业绩效假定39-40
- 4.2.2.3 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假定40
- 4.2.3 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假定40-41
- 4.3 变量选取及说明41-42
- 4.3.1 解释变量41
- 4.3.2 被解释变量41
- 4.3.3 控制变量41-42
- 4.4 模型设计42
- 4.5 实证分析42-45
- 4.5.1 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42-43
- 4.5.2 估计结果43-45
- 4.6 研究结论45-46
- 5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绩效的对策46-52
- 5.1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不足46-47
- 5.1.1 所有权结构的缺陷46
- 5.1.2 董事会特征的缺陷46-47
- 5.1.3 管理层激励的缺陷47
- 5.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47-52
- 5.2.1 优化所有权结构,提高企业业绩47-49
- 5.2.1.1 降低国有股比重47-48
- 5.2.1.2 促进股权多元化,提高股权流动性48
- 5.2.1.3 引入机构投资者,,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48-49
- 5.2.2 强化董事会功能,提高决策和监督效力49-50
- 5.2.2.1 合理安排董事会成员结构及董事会规模49
- 5.2.2.2 建立并完善董事任职资格审查制度49
- 5.2.2.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49-50
- 5.2.3 优化经理层激励机制,提高经营水平50-52
- 5.2.3.1 建立长短期兼顾的激励机制50
- 5.2.3.2 建立经理层激励的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50-51
- 5.2.3.3 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51-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89
- 致谢89-9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华军;浅谈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完善[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任广乾;;股权分置改革的短期市场效应与长期公司绩效[J];中大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3 高明华,初蕾;大股东持股适度区间与公司绩效——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J];齐鲁学刊;2004年04期
4 杨茁;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选择及机制创新——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困惑及问题分析[J];求是学刊;2005年06期
5 冷建飞;王凯;;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利的影响研究[J];求索;2006年12期
6 卜正学;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股权约束机制研究[J];求实;2004年S3期
7 洪青;公司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国际比较及启示[J];企业经济;2004年01期
8 王大义;;资本、股权和债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应的相关性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4期
9 闫福;刘佳;;ST公司的治理“病因”与“康复”之策[J];企业活力;2011年10期
10 吴东华;杨晓明;王雷;;我国建材工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6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