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C的W研究所天线生产计划管理的改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2 19:17
本论文是在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背景下,天线产品生产在向“中国制造2015”的宏伟目标迈进的历史机遇期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中国进入新时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科技产品有着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需求。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要求变高。现阶段,产品质量以及成本依然作为竞争主体,随着时代的进步,生产周期将成为决定竞争结果的关键。相对落后的科研项目管理计划已成为广大科技工程院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高新技术天线更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实现短周期交付。不断波动的市场需求迫使生产计划经常发生变化。现有的研究项目管理规划方法就要快速响应生产计划的变更,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冲突和瓶颈,准确预测交付周期,建立良好的用户信誉形象。因此研究科研生产的管理提升在天线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大型研究机构W研究所天线专业部的天线生产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作者查阅大量生产管理方面的相关文献,对比分析了TOC、MRPII和JIT生产计划和调度方法,总结出了各自的优缺点。结合自己的实际管理岗位,重点研究了TOC约束理论在生产计划管理中的优势,学习了TOC的基本原理和瓶颈分析方法,为解决...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产计划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1.3.2 TOC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内容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技术
2.1 天线生产管理的相关理论
2.1.1 ERP概述
2.1.2 JIT概述
2.1.3 TOC简述
2.1.4 ERP、JIT与TOC的比较
2.2 TOC相关理论
2.2.1 TOC基本原理
2.2.2 TOC的瓶颈分析方法
2.2.3 TOC的工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线生产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天线专业部的概况
3.1.1 W研究所简介
3.1.2 天线专业部简介
3.1.3 天线生产的业务流程
3.2 天线生产的特点和现状分析
3.2.1 天线产品技术状态复杂
3.2.2 天线产品种类繁杂
3.2.3 天线产品结构复杂
3.2.4 天线生产管理过程繁杂
3.3 天线生产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天线生产计划编排的主观性很强,可操作性比较差
3.3.2 流程不顺畅,天线生产计划不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3.3.3 质量成本居高不下,能效比低下
3.3.4 多项目管理资源资源冲突严重,计划履约率困难
3.3.5 多个零件的流水线生产管理在执行过程中波动较大
3.3.6 信息管理平台还不高效,瓶颈问题解决乏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线生产计划的管理优化
4.1 优化的目的和原则
4.1.1 优化的目的
4.1.2 优化的原则
4.2 瓶颈辨识和优化
4.2.1 天线生产环节中辨识瓶颈的重要性及定义
4.2.2 基于时段划分方法的瓶颈辨识
4.2.3 瓶颈设备的优化
4.3 计划管理的优化策略和方法
4.3.1 天线生产的能力校准
4.3.2 过程中设备资源优化
4.3.3 计划中优先级排序
4.4 基于TOC的天线生产优化
4.4.1 流程识别与描述
4.4.2 流程分析
4.4.3 瓶颈优化
4.5 信息化系统的优化
4.5.1 原信息系统简介
4.5.2 信息系统的升级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效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OC约束的工程机械行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研究[J]. 张启亮,刘建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13)
[2]基于TOC的作业计划方法研究[J]. 周红安,田锡天,贾晓亮,耿俊浩. 机械制造. 2011(05)
[3]基于TOC与批量变动的一种车间调度方法[J]. 贲晓东,徐骏善.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1(02)
[4]基于TOC的车间调度系统研究[J]. 陈胜华,陈劲杰,陈仕文,李玮. 机械管理开发. 2010(02)
[5]成就精益——卓越绩效与丰田模式[J]. 吴向京.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07)
[6]基于TOC和CPM的定制型制造车间生产控制模式[J]. 刘颖,王光禹,尹华川,彭丽娟,韩乐. 重庆大学学报. 2010(01)
[7]基于拉动式生产的物料配送研究[J]. 魏鑫,胡江,赵剑道. 制造业自动化. 2009(05)
[8]浅析多品种混流生产组织[J]. 孙海港.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9(05)
[9]基于约束理论的车间调度仿真系统研究与设计[J]. 周夫利,韩文民,刘智勇,龚俏巧. 自动化仪表. 2009(05)
[10]面向订货生产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J]. 严浩云,李宏余.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08(01)
硕士论文
[1]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应用研究[D]. 杨琦.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基于TOC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平衡与优化研究[D]. 郭青玉.河南科技大学 2012
[3]基于MRPⅡ、JIT、TOC的在制品管理系统理论研究及设计开发[D]. 胡宁.电子科技大学 2011
[4]汽车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研究[D]. 吕勇.吉林大学 2006
[5]制造企业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策略研究[D]. 杨毓玲.西南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76446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产计划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1.3.2 TOC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内容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技术
2.1 天线生产管理的相关理论
2.1.1 ERP概述
2.1.2 JIT概述
2.1.3 TOC简述
2.1.4 ERP、JIT与TOC的比较
2.2 TOC相关理论
2.2.1 TOC基本原理
2.2.2 TOC的瓶颈分析方法
2.2.3 TOC的工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线生产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天线专业部的概况
3.1.1 W研究所简介
3.1.2 天线专业部简介
3.1.3 天线生产的业务流程
3.2 天线生产的特点和现状分析
3.2.1 天线产品技术状态复杂
3.2.2 天线产品种类繁杂
3.2.3 天线产品结构复杂
3.2.4 天线生产管理过程繁杂
3.3 天线生产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天线生产计划编排的主观性很强,可操作性比较差
3.3.2 流程不顺畅,天线生产计划不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3.3.3 质量成本居高不下,能效比低下
3.3.4 多项目管理资源资源冲突严重,计划履约率困难
3.3.5 多个零件的流水线生产管理在执行过程中波动较大
3.3.6 信息管理平台还不高效,瓶颈问题解决乏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线生产计划的管理优化
4.1 优化的目的和原则
4.1.1 优化的目的
4.1.2 优化的原则
4.2 瓶颈辨识和优化
4.2.1 天线生产环节中辨识瓶颈的重要性及定义
4.2.2 基于时段划分方法的瓶颈辨识
4.2.3 瓶颈设备的优化
4.3 计划管理的优化策略和方法
4.3.1 天线生产的能力校准
4.3.2 过程中设备资源优化
4.3.3 计划中优先级排序
4.4 基于TOC的天线生产优化
4.4.1 流程识别与描述
4.4.2 流程分析
4.4.3 瓶颈优化
4.5 信息化系统的优化
4.5.1 原信息系统简介
4.5.2 信息系统的升级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效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OC约束的工程机械行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研究[J]. 张启亮,刘建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13)
[2]基于TOC的作业计划方法研究[J]. 周红安,田锡天,贾晓亮,耿俊浩. 机械制造. 2011(05)
[3]基于TOC与批量变动的一种车间调度方法[J]. 贲晓东,徐骏善.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1(02)
[4]基于TOC的车间调度系统研究[J]. 陈胜华,陈劲杰,陈仕文,李玮. 机械管理开发. 2010(02)
[5]成就精益——卓越绩效与丰田模式[J]. 吴向京.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07)
[6]基于TOC和CPM的定制型制造车间生产控制模式[J]. 刘颖,王光禹,尹华川,彭丽娟,韩乐. 重庆大学学报. 2010(01)
[7]基于拉动式生产的物料配送研究[J]. 魏鑫,胡江,赵剑道. 制造业自动化. 2009(05)
[8]浅析多品种混流生产组织[J]. 孙海港.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9(05)
[9]基于约束理论的车间调度仿真系统研究与设计[J]. 周夫利,韩文民,刘智勇,龚俏巧. 自动化仪表. 2009(05)
[10]面向订货生产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J]. 严浩云,李宏余.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08(01)
硕士论文
[1]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应用研究[D]. 杨琦.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基于TOC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平衡与优化研究[D]. 郭青玉.河南科技大学 2012
[3]基于MRPⅡ、JIT、TOC的在制品管理系统理论研究及设计开发[D]. 胡宁.电子科技大学 2011
[4]汽车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研究[D]. 吕勇.吉林大学 2006
[5]制造企业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策略研究[D]. 杨毓玲.西南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76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676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