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30 02:03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制造业的供给侧发展却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转变后的新要求,因此,需要对新时代我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以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为研究对象,在对供给学派进行批判性反思后,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效供给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就影响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论文运用Malmaquist-DEA法测算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用Michaeli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用考虑技术效率约束的DEA法对中国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技术效率推动为主,产业结构变动具有后工业化特征,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同时,论文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根据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构建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制造业有效供给进行测算,结果...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供给学派理论及实践在新时代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三、对供给学派理论及政策主张的评价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政策实践
一、“里根计划”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二、“撒切尔实验”政策实践及评价
三、日本“规制改革”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第三节 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
一、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供给学派理论的中国化
二、供给学派的理论出发点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不相容
三、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的市场机制
四、供给学派的供给侧单边管理理论与有效供给研究的冲突
第四节 供给学派政策实践对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的启示
一、供给学派政策实践证明供给管理的重要性
二、供给管理既是长期政策也是短期政策
三、供给管理要重视化解结构性矛盾
第三章 供给思想溯源与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第一节 近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前古典经济学时代的供给思想
二、斯密和李嘉图的供给思想
三、萨伊的供给理论
四、古典经济学供给思想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四、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二、非均衡学派的非均衡理论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四、现代西方经济学供给理论的价值
第四节 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二、均衡理论
三、需求理论
四、技术创新理论
五、产业结构理论
第四章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及内在机理
第一节 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
一、供给、均衡点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二、有效供给与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
三、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
四、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内涵
第二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
一、经济效益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二、供给效率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三、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引致作用
四、技术创新是有效供给的内在驱动
五、产业结构升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六、生产外部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第一节 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
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社会需要从增长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
三、从经济增长速度要求转向发展质量要求
四、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机遇
第二节 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一、有良好的运营质量作为有效供给的发展基础
二、供给侧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加有效
三、满足新时代需求升级要求
四、技术创新能成为有效供给的动力
五、产业结构与产业比较优势更匹配
六、有效供给的成效具有正外部性
第三节 现阶段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差距
一、传统要素成本增加难以逆转,制造业税负高于全国宏观税负
二、供给侧资源配置效率低,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存在
三、制成品供给错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四、关键领域的技术薄弱,制约驱动力的技术升级
五、产业结构升级,遭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
六、制造业环境约束仍较明显,与新时代发展目标背离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制造业供给规模与效益
一、制造业供给总量大,但规模下滑
二、制成品产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
三、制造行业杠杆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四、供给效益好转,出现行业分化
五、制造业技术投入与产出增加
第二节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
一、测度原理
二、变量选取
三、测算结果
四、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分析
第三节 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产业结构测算指标设计
二、数据说明
三、制造业产业结构分解分析
四、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增加
第四节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发展现状
一、产能利用率是需求在供给端的映射
二、测算方法选择
三、数据说明
四、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五、“去产能”治理后产能过剩行业供给规模下降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估
第一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水平的评价原则与时代要求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指标要符合新时代特征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一、指标选择
二、评价体系框架
三、评价方法
四、数据来源
第三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指标权重
二、制造业有效供给总体评价
三、制造业行业层面有效供给评价
四、制造业分行业子维度有效供给评价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实现有效供给的个案研究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新时代传统制造厂商实现有效供给的困境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厂商供给效率低
二、技术创新转换未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链升级遭遇要素优势不匹配瓶颈
四、规模化大生产模式难以应对数字经济下的需求升级
第二节 案例研究对象的描述
一、案例研究设计思路
二、案例分析对象的描述
三、案例设计要素
第三节 红领集团实现有效供给的案例分析
一、利用数据要素提高供给配置效率
二、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工艺流程智能变革
三、利用数据技术实现“武藏曲线”的智能升级
四、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升级需要
第四节 案例启示
一、利用数字要素修正供给配置扭曲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趋势应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升级方向要与比较优势匹配
四、重视需求升级对生产模式的新要求
第九章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思路
一、重视供给管理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长期作用和短期影响
二、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需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三、强化市场在有效供给实现中的决定性地位
四、政府调控以纠正“市场失灵”为主要目标
第二节 推进产业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降低制造企业税负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升制造业供给侧效率
三、加大数字要素的培育力度,推动供需高效匹配
四、加大关键领域技术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率
五、重视传统产业地位,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六、引导产业政策转型,政策目标转向减少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性
第三节 推进厂商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供应链虚拟系统,提升供给效率
二、引导厂商技术创新的自觉性,实现供给驱动转换
三、培育企业内生增长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四、把握新时代的需求变革,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需求识别的精准度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74956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供给学派理论及实践在新时代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三、对供给学派理论及政策主张的评价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政策实践
一、“里根计划”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二、“撒切尔实验”政策实践及评价
三、日本“规制改革”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第三节 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
一、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供给学派理论的中国化
二、供给学派的理论出发点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不相容
三、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的市场机制
四、供给学派的供给侧单边管理理论与有效供给研究的冲突
第四节 供给学派政策实践对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的启示
一、供给学派政策实践证明供给管理的重要性
二、供给管理既是长期政策也是短期政策
三、供给管理要重视化解结构性矛盾
第三章 供给思想溯源与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第一节 近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前古典经济学时代的供给思想
二、斯密和李嘉图的供给思想
三、萨伊的供给理论
四、古典经济学供给思想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四、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二、非均衡学派的非均衡理论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四、现代西方经济学供给理论的价值
第四节 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二、均衡理论
三、需求理论
四、技术创新理论
五、产业结构理论
第四章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及内在机理
第一节 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
一、供给、均衡点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二、有效供给与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
三、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
四、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内涵
第二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
一、经济效益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二、供给效率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三、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引致作用
四、技术创新是有效供给的内在驱动
五、产业结构升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六、生产外部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第一节 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
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社会需要从增长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
三、从经济增长速度要求转向发展质量要求
四、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机遇
第二节 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一、有良好的运营质量作为有效供给的发展基础
二、供给侧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加有效
三、满足新时代需求升级要求
四、技术创新能成为有效供给的动力
五、产业结构与产业比较优势更匹配
六、有效供给的成效具有正外部性
第三节 现阶段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差距
一、传统要素成本增加难以逆转,制造业税负高于全国宏观税负
二、供给侧资源配置效率低,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存在
三、制成品供给错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四、关键领域的技术薄弱,制约驱动力的技术升级
五、产业结构升级,遭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
六、制造业环境约束仍较明显,与新时代发展目标背离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制造业供给规模与效益
一、制造业供给总量大,但规模下滑
二、制成品产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
三、制造行业杠杆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四、供给效益好转,出现行业分化
五、制造业技术投入与产出增加
第二节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
一、测度原理
二、变量选取
三、测算结果
四、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分析
第三节 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产业结构测算指标设计
二、数据说明
三、制造业产业结构分解分析
四、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增加
第四节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发展现状
一、产能利用率是需求在供给端的映射
二、测算方法选择
三、数据说明
四、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五、“去产能”治理后产能过剩行业供给规模下降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估
第一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水平的评价原则与时代要求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指标要符合新时代特征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一、指标选择
二、评价体系框架
三、评价方法
四、数据来源
第三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指标权重
二、制造业有效供给总体评价
三、制造业行业层面有效供给评价
四、制造业分行业子维度有效供给评价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实现有效供给的个案研究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新时代传统制造厂商实现有效供给的困境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厂商供给效率低
二、技术创新转换未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链升级遭遇要素优势不匹配瓶颈
四、规模化大生产模式难以应对数字经济下的需求升级
第二节 案例研究对象的描述
一、案例研究设计思路
二、案例分析对象的描述
三、案例设计要素
第三节 红领集团实现有效供给的案例分析
一、利用数据要素提高供给配置效率
二、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工艺流程智能变革
三、利用数据技术实现“武藏曲线”的智能升级
四、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升级需要
第四节 案例启示
一、利用数字要素修正供给配置扭曲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趋势应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升级方向要与比较优势匹配
四、重视需求升级对生产模式的新要求
第九章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思路
一、重视供给管理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长期作用和短期影响
二、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需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三、强化市场在有效供给实现中的决定性地位
四、政府调控以纠正“市场失灵”为主要目标
第二节 推进产业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降低制造企业税负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升制造业供给侧效率
三、加大数字要素的培育力度,推动供需高效匹配
四、加大关键领域技术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率
五、重视传统产业地位,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六、引导产业政策转型,政策目标转向减少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性
第三节 推进厂商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供应链虚拟系统,提升供给效率
二、引导厂商技术创新的自觉性,实现供给驱动转换
三、培育企业内生增长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四、把握新时代的需求变革,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需求识别的精准度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74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77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