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交叉持股对鞍钢股份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7 18:19
  交叉持股起源于上世纪中期日本杨和房地产事件,随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渐渐兴起。我国交叉持股起源于数次股权分置改革,现在我国A股的上市公司里,接近二成存在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尽管这种行为在我国发生的较晚,但交叉持股较高的成长能力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实现战略合作的重大突破口。在我国,对交叉持股的研究起步较晚,也并未达到成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对其带来的影响也没有实现全方位深入了解与认识。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行为为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更系统、深入地研讨。本文以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鞍钢股份与中石油交叉持股行为对鞍钢股份公司绩效带来的影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交叉持股的动因与交叉持股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资料法、事件研究法以及数学经济模型法,结合我国沪深两市市场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交叉持股的效应等问题。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交叉持股对鞍钢股份市场绩效的影响,从盈利能力、营运效率、偿债能力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分析交叉持股对鞍钢股份财务绩效的影响,并对比了样本公司的市场绩效评价结果与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得出交叉持股可为鞍钢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交叉持股的动因研究
        1.2.2 交叉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交叉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的理论概述
    2.1 交叉持股相关理论概述
        2.1.1 交叉持股的含义
        2.1.2 交叉持股的类型
        2.1.3 交叉持股的效应
    2.2 企业绩效相关理论概述
        2.2.1 企业绩效的含义
        2.2.2 企业绩效的分类
    2.3 交叉持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
        2.3.1 经济协同效应理论
        2.3.2 内部人控制理论
        2.3.3 代理人理论
第3章 鞍钢股份与中石油交叉持股背景介绍
    3.1 鞍钢股份与中石油概况简介
        3.1.1 鞍钢股份概况
        3.1.2 中国石油概况
    3.2 鞍钢股份与中石油交叉持股的动因
        3.2.1 加强战略合作促进双方共同进步
        3.2.2 优化股权结构
        3.2.3 提高自身未来的发展空间
    3.3 鞍钢股份与中石油交叉持股的过程
第4章 交叉持股对鞍钢股份绩效的影响分析
    4.1 交叉持股对鞍钢股份市场绩效的影响
        4.1.1 确定研究事件及事件日
        4.1.2 确定事件窗时段和估计窗时段
        4.1.3 确定异常报酬率和累计异常报酬率
        4.1.4 市场绩效的度量
        4.1.5 月度异常报酬率及累计月度异常报酬率
    4.2 交叉持股对鞍钢股份财务绩效的影响
        4.2.1 盈利能力分析
        4.2.2 营运能力分析
        4.2.3 偿债能力分析
        4.2.4 成长性分析
    4.3 交叉持股对鞍钢股份绩效影响的作用路径分析
        4.3.1 交叉持股对行业竞争的影响
        4.3.2 交叉持股对收入与成本的协同效应的影响
        4.3.3 交叉持股对外部环境以及资源配置的影响
第5章 启示及建议
    5.1 案例启示
        5.1.1 交叉持股对鞍钢股份企业绩效的作用
        5.1.2 交叉持股的负面影响
    5.2 相关建议
        5.2.1 选择合适的持股对象
        5.2.2 优化持股比例
        5.2.3 持股双方加强内部控制并相互监督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811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811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