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状态分析与风险预警
本文关键词: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状态分析与风险预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石油安全风险预警是中国石油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建立了中国石油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基于数据挖掘理论的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算法建立中国石油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状态近20年来处于较大的波动中。石油消耗强度、国际原油价格、石油对外依存度主要影响着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有效地反映出了中国石油供应安全风险水平的演化及主要因素,其可用于中长期石油供应安全风险预警。
【作者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石油安全 风险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 主成分分析 K-means聚类算法 预警
【基金】:西安工程大学供应链控制与决策研究项目
【分类号】:F426.2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1],石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33.6%①。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石油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1974年成立的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正式提出以稳定原油价格为核心的国家能源安全概念,并逐渐形成能源供应安全与使用安全的能源安全系统概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亮;陈彦玲;董正信;;基于PSR框架的我国石油安全评价[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吴文盛;我国石油资源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05期
3 葛家理,胡机豪,张宏民;我国石油经济安全与监测预警复杂战略系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1期
4 陈清泰;中国的能源战略和政策[J];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12期
5 张华林,刘刚;我国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05期
6 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田新翠;雷钦礼;吕月英;;基于非均衡理论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02期
8 王双英;李东;;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石化生产的协整关系:基于TAR模型的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1期
9 李继尊;;中国能源预警模型及其预警指数的创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张华林;刘刚;;层次分析法在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伏洋;张国胜;李凤霞;刘宝康;;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2 杨良;;太阳能电池光谱性能测试系统[J];阳光能源;2009年03期
3 马庆春;张来斌;樊建春;;基于状态监测的井喷风险动态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6期
4 赵海青;主成分分析法在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中的应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王孝成;王燕;;近期油价波动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J];北方经济;2005年16期
6 金成晓;俞婷婷;;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制造业产业安全预警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王少鹏;朱江玲;岳超;方精云;;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Ⅱ[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卢宏建;高永涛;吴顺川;潘贵豪;;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优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9 罗谦,刁在箴,孙守迁,李红艳;艺术体操运动员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10 张巍;李班;;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能源安全战略选择[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益;顾钰;安冬;徐倩倩;杜鹃;罗艳;;生物质茜素类染料结构改性及其无助剂染色[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龚丽霞;王如竹;夏再忠;;新型吸附制冷机的研制与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军;吴万标;周锐;方秀玉;薛婷;;北京市能源消费特征和节能降耗途径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贾金生;;国际水电发展情况及对有关问题的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5 姜姝;;Green Development and China Energy Security——An Analysis based on PSR Mode[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崔振东;刘大安;曾荣树;田甜;;中国CO_2地质封存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邓浩;张宁;冯哲圣;;大容量化学储能系统研究进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谭柏平;;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应对措施[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9 曹树良;谭磊;桂绍波;;离心泵叶轮设计与流动分析[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春;;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大战略[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慧涛;梯级水电站优化运行研究与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哲衡;高能燃料燃烧流场的数值模拟与结构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跃;基于外部可获得性的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俊峰;奥镁公司隧道窑余热回收项目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瑞芝;硬硅钙石型硅酸钙纤维的合成和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曹恒淇;SnO_2基陶瓷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研究及制备[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7 冯晓华;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评价及战略对策选择[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亓金双;MW级风力发电机主轴制造项目财务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颜志强;能源安全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庆才;义和公司6万吨船用曲轴项目财务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亮;陈彦玲;董正信;;基于PSR框架的我国石油安全评价[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王慧敏,陈宝书;煤炭行业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于伟;尹敬东;;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4 吴文盛;我国石油资源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05期
5 左伟,王桥,王文杰,刘建军,杨一鹏;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6 雍自权,刘树根,赵锡奎;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3期
7 葛家理,胡机豪,张宏民;我国石油经济安全与监测预警复杂战略系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1期
8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9 周凤起;中国石油供需展望及对策建议[J];国际石油经济;2001年05期
10 田春荣;2003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陈锋;基于粗集—支持向量机的电力供需预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2 王哲;石油价格冲击因素及石油相关产业周期波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英臣,陈海莹;当前中国石油安全形势的几点思考[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张抗;建立石油安全预警系统势在必行[J];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01期
3 徐玉高,杨玉峰;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构想[J];中国能源;2004年08期
4 时鹏;打好我国石油安全“保卫战”[J];发展;2005年08期
5 于鹏;;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之策[J];科学决策;2006年11期
6 褚跃民;;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求实;2011年S1期
7 崔新健;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抉择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8 高建良,王花球,刘寒波;人民币汇率体制与中国石油安全机制[J];求索;2004年09期
9 李红;;美日石油战略储备模式的特点及借鉴意义[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10 姜春良;全球化与石油安全[J];中国石油石化;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雷鸣;;主成分分析在测井资料和地震属性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甄冠楠;;浅析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杨睿娟;;低碳经济是保障石油生态安全的现实选择[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林玲;毛在丽;;论世界石油秩序及其对美国的影响[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俞凯;;浅析2020年我国石油能源需求及对策[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钱学文;;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议[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7 李岩;;世界石油格局的演变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任海平;;世界石油供求形势与中国的石油战略[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覃达;;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石油合作中的作用[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10 覃达;;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石油合作的作用[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玉强;控耗力度决定石油安全系数[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齐宣;保障石油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N];期货日报;2009年
3 了了;保障石油安全可采用多种手段[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中国石油大学能源专家 郭庆方;“新形态”凸显石油安全新路线[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王高峰;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5年内或超50%[N];中国能源报;2010年
6 冯军 记者 张春鸽;子长县石油安全保卫大队全力维护原油生产秩序[N];延安日报;2007年
7 王顺才 周强;安全生产永远从零开始[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记者 褚晓亮邋王玉珏;石油消费:机动车耗油占比不断增加[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其珏;民营油企如何熬过“夹缝”十年[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特约记者 吕阳春邋记者 陈玉强;油价剧震考验石油战略安全[N];中国石油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升;基于东北亚石油合作的中国石油安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2 陈海涛;基于供应链的中国石油资源安全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于延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国家石油安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王晶;中国石油安全的经济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熊韶辉;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范秋芳;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章桂芳;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烃渗漏信息遥感增强与提取[D];浙江大学;2009年
8 王桂英;中国石油环境分析和石油安全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吴刚;石油安全的若干管理科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李文华;世界石油供求变动对中国石油进口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妍;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2 胡丽娜;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3 帅庆伟;川东北生物礁滩储层地震相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博;东北亚石油安全与合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尧楚楚;中国拓展石油安全领域国际多边合作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2年
6 王磊;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经济因素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7 戴秀芝;油价波动下我国石油安全策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徐圣陶;21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许倩;基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石油安全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罗磊;关于我国石油安全的进口贸易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状态分析与风险预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9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