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中国钢铁产业合理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7 18:08

  本文关键词:中国钢铁产业合理产能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未来国内钢铁需求和出口趋势,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合理产能规模。8个后工业化国家1980年以来的粗钢总消费和人均消费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表明一国粗钢需求达到顶点后将经历缓慢下降然后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本文将其称为后平台期。我国人均粗钢需求已进入峰值区,人均粗钢消费峰值在530~540kg之间,消费总量在7.5亿~7.6亿t左右,后平台期平均人均粗钢消费量在500kg/人左右,粗钢总消费量将维持在7.2亿~7.3亿t左右的水平;未来我国钢铁出口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综合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两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钢铁合理产能规模在9亿~9.5亿t左右,在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中国还要淘汰1亿~1.5亿t的过剩产能。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钢铁 需求 后平台期 合理产能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我国矿业形势动态跟踪及竞争力研究”资助(编号:1212011120347);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中国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综合研究与数据库、支持平台建设”资助(编号:12120113091800)
【分类号】:F426.31
【正文快照】: 2013年,全国粗钢生产总量达7.79亿t,而钢铁产能则有望达到10.2亿t左右,产能利用率仅为76%;从2008年起,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连续6年低于80%,过剩产能不断增加,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大中型企业年度销售利润率最高不到3%,而另一方面庞大的产量和产能也带来了巨量的排放和污染[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才;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结构调整为重点,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J];冶金信息导刊;1997年02期

2 Rudolf Ewers;德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炼钢;2002年04期

3 ;入世对我国钢铁工业影响如何[J];天津冶金;2002年01期

4 周传典;关于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03期

5 黄墨滨;略论钢铁工业结构优化[J];冶金管理;1994年02期

6 董贻正;在市场经济下钢铁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冶金经济与管理;1994年03期

7 杨家宝;钢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J];冶金管理;1995年12期

8 习习;1995年美国汽车、电子、钢铁工业前景看好[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1995年07期

9 白丙中;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引进情况及关于引进国外技术的几点建议[J];鞍钢技术;1996年10期

10 王为钢,蒋汉华;钢铁工业的机遇与节能[J];冶金能源;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Hans-Ulrich Lindenberg;;德国钢铁工业的战略和结构、技术的发展[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2 鲁志强;;中国钢铁工业的新世纪[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3 程小矛;李春风;朱大海;朱家才;;“十五”钢铁工业外部条件分析[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维兴;张岩;;2010年首季重点钢铁企业能耗评述[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5 刘文权;闫东然;;低碳炼铁和低碳经济[A];第5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寿荣;;21世纪的钢铁工业[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7 程小矛;;客观分析“十二五”钢铁行(企)业的节能潜力[A];2011年全国冶金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1年

8 徐匡迪;;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钢铁工业[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1)[C];2003年

9 解殿春;;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刘晓砚;冷克平;姜克威;;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对策初探[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企华;环保是钢铁工业的生命线[N];科技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许峰;“利好”面前,更须加快转型[N];河北日报;2008年

3 杨建龙 王守辉;钢铁工业研究报告[N];证券日报;2003年

4 吴溪淳;按照温总理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国钢铁工业的调整[N];中国冶金报;2009年

5 通讯员 王维刚 记者 许卫兵;河北钢铁集团牵手7家民营钢企[N];河北日报;2011年

6 实习记者 孙宁 记者 陈晓莉;钢协与印度和东盟举行钢铁双边交流[N];中国冶金报;2011年

7 通讯员 王维刚 记者 许卫兵;河北钢铁集团三年完成科研投入40亿[N];河北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亚;上海斯迪尔:钢铁电子商务的开拓者[N];现代物流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胜颜 实习生 陈凡;传统能耗大户节能减排成就斐然[N];经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郑惠华 李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建常考察我省南部钢铁企业[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会忠;钢铁工业能源消费与产出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海涛;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D];苏州大学;2010年

3 江飞涛;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孔宪丽;转型期的中国工业增长及其结构性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阳;面向钢铁工业的逆向物流系统的重用策略及其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6 贺建委;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吴新春;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安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冯兰刚;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测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赵黎黎;中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肖文伟;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良;论技术创新与我国钢铁工业的真正腾飞[D];吉林大学;2005年

2 高建卿;我国A股市场钢铁板块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智恒;中国钢铁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傅建鹏;钢铁工业控制系统项目营销的竞争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李贺永;唐钢钢铁主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杨小森;唐钢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提升[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杨冬华;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8 卢逊;我国钢铁工业的增长因素分析[D];东南大学;2005年

9 徐丽花;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现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薛原;吉林省钢铁工业的区位分析及优化方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钢铁产业合理产能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00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