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基于质量功能发展(QFD)的建筑分包商选择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1 04:31
自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进入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后,它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支持。由于EPC总承包模式具有管理成本低、资源占用低、便于控制工程造价、提升企业履约能力等优势特点,所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大批EPC工程总承包企业,进而确定了 EP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主导地位。截止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已经形成了以总承包企业为核心、以专业分包商为骨架、以劳务公司为基础的建筑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市场各项制度日益完善,工程项目也变得更加复杂专业,这就使得业主方对项目质量和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就迫使所有建筑企业都希望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在使用EPC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中,总承包商通过转包的方式将工程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交由专业分包商承担。因此,专业分包商的表现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等。所以,如何挑选符合公司战略和项目目标的专业分包商,就成为学术界和建筑业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回顾当前国内外工程分包商选择的相关研究,通过总结分包商选择评价的研究现状,寻找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及方法理论
2.1 EPC总承包模式与分包内涵界定
2.1.1 EPC总承包模式
2.1.2 分包的基本概念
2.2 质量功能扩展
2.2.1 QFD的起源与发展
2.2.2 QFD的基本原理
2.2.3 基于QFD的合作伙伴选择的相关研究
3 以施工单位为核心的EPC总承包模式分析
3.1 EPC总承包模式的合同管理模式及特点
3.1.1 EPC总承包模式下合同模式
3.1.2 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3.2 将QFD应用于EPC模式下分包商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3.2.1 EPC工程项目分包商选择存在的问题
3.2.2 EPC分包商选择流程分析
3.2.3 可行性分析
4 基于QFD的分包商选择决策模型与求解
4.1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
4.1.1 三角模糊数定义
4.1.2 三角模糊数的运算法则
4.1.3 模糊化
4.1.4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4.2 基于QFD的三阶段分包商选择模型
4.2.1 数据收集
4.2.2 工程分包商选择模型的计算过程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5.2 分包商选择决策模型的应用
5.2.1 确定公司相关部门及其重要性
5.2.2 确定部门要求及其重要性
5.2.3 确定评价指标及其重要性
5.2.4 确定目标分包商
5.3 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6191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及方法理论
2.1 EPC总承包模式与分包内涵界定
2.1.1 EPC总承包模式
2.1.2 分包的基本概念
2.2 质量功能扩展
2.2.1 QFD的起源与发展
2.2.2 QFD的基本原理
2.2.3 基于QFD的合作伙伴选择的相关研究
3 以施工单位为核心的EPC总承包模式分析
3.1 EPC总承包模式的合同管理模式及特点
3.1.1 EPC总承包模式下合同模式
3.1.2 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3.2 将QFD应用于EPC模式下分包商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3.2.1 EPC工程项目分包商选择存在的问题
3.2.2 EPC分包商选择流程分析
3.2.3 可行性分析
4 基于QFD的分包商选择决策模型与求解
4.1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
4.1.1 三角模糊数定义
4.1.2 三角模糊数的运算法则
4.1.3 模糊化
4.1.4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4.2 基于QFD的三阶段分包商选择模型
4.2.1 数据收集
4.2.2 工程分包商选择模型的计算过程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5.2 分包商选择决策模型的应用
5.2.1 确定公司相关部门及其重要性
5.2.2 确定部门要求及其重要性
5.2.3 确定评价指标及其重要性
5.2.4 确定目标分包商
5.3 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6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01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