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统计评价
本文关键词: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统计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几何平均法相结合,探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系统评价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状况。
【作者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煤层气产业 发展评价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JJ7072)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3C191) 湖南科技大学页岩气资源利用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E21427) 湖南工程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3098)
【分类号】:F426.22
【正文快照】: 我国煤层气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初期,有关煤层气产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不仅如此,其中多数研究是针对煤层气产业发展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开展定性分析与研究。更重要的是,这些定性分析往往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玉喜;张金川;;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和潜力[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03期
2 程冬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的绩效评价[J];生产力研究;2011年11期
3 钱凯;施振生;林世国;张光武;;中国煤层气的产业化进程与发展建议[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6期
4 李元建;;中国煤层气产业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矿业;2010年06期
5 武旭;李维明;;中国煤层气产业的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煤炭;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斌;朱炎铭;李伍;罗跃;王怀勐;钟和清;;扬子区页岩气和煤层气联合开发的地质优选[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张抗;;从致密油气到页岩油气——中国非常规油气发展之路探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2年03期
3 景东升;丁锋;袁际华;;美国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经验及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12年01期
4 张金川;林腊梅;李玉喜;唐玄;朱亮亮;邢雅文;姜生玲;荆铁亚;杨升宇;;页岩油分类与评价[J];地学前缘;2012年05期
5 毛飞跃;侯长冰;刘小强;赵彦东;;镇原油田长8_1油藏储层特征与工艺改造[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许泓;陈立欣;;新沟油田新沟嘴组下段Ⅱ油组非常规油气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7 付锁堂;张道伟;薛建勤;张晓宝;;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J];沉积学报;2013年04期
8 王佳;李小刚;黄文明;;湘鄂西—渝东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评价[J];地质科技情报;2014年04期
9 王显飞;徐莉惠;;云南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现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34期
10 贾承造;郑民;张永峰;;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泽;孙粉锦;李贵中;陈振宏;庚勐;杨泳;曾良君;刘萍;;过干燥和氧化作用对低煤阶煤岩含气性及吸附能力的影响[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姜文亚;江艳平;孙瑜;蒲秀刚;韩文中;李勇;;沧东凹陷致密油形成条件、成藏模式及勘探潜力[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3 孙喜爱;周新桂;;借鉴国内外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发展,为我国油气地质调查提供重要支撑[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凌东明;杜启振;王继勋;侯思安;李春宁;;含煤层系地震精细标定方法[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7: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聪敏;吸附法浓缩煤层气甲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周娉;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评价及途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刘保民;煤层气开采的水文地质控制和产能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4 蓝强;煤储层应力敏感性及产能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祺;泥岩异常高压带油气的生成排出特征与泥岩裂缝油气藏的形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4年01期
2 李玉喜;张道勇;朱杰;;我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影响因素分析[J];地球学报;2009年06期
3 袁华江;;国外煤层气产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国际石油经济;2009年11期
4 赵文智;胡素云;董大忠;蔚远江;;“十五”期间中国油气勘探进展及未来重点勘探领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5期
5 王慎言;;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J];石油科技论坛;2007年06期
6 严绪朝;郝鸿毅;;国外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其技术水平[J];石油科技论坛;2007年06期
7 戴家权,王勇,冯恩民,金之钧,庞雄奇;深盆气成藏机理及动态分布的定量研究[J];石油学报;2003年01期
8 乔磊;申瑞臣;黄洪春;王开龙;鲜保安;鲍清英;;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研究[J];石油学报;2007年03期
9 张子枢;水溶气浅论[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5年05期
10 武晓春,庞雄奇,于兴河,王明;水溶气资源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其评价方法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先达;;当前我国煤层气开发政策和产业化问题分析[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贵;辽宁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与煤层气的开发利用[J];国土资源;2004年09期
2 石新忠;煤层气: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J];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05期
3 宫诚;国外煤层气发展现状[J];中国煤炭;2005年03期
4 张梦;;外资淘金中国煤层气产业[J];管理与财富;2006年07期
5 李献水;;当前煤层气地学人才培训工作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J];山东国土资源;2007年02期
6 接铭训;林建浩;胡爱梅;;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问题探讨及相关建议[J];中国煤层气;2007年01期
7 赵旺初;;我国煤层气是一项重要能源[J];发电设备;2007年02期
8 罗佐县;;我国煤层气产业化问题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8年07期
9 郑云龙;凌志强;;我国煤层气产业化:挑战与机遇并存[J];中国石化;2008年11期
10 ;煤层气产业发展将突破利用阻滞[J];洁净煤技术;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慎言;;正在崛起的我国煤层气产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李昕;;煤层气产业发展比较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晓英;苏现波;;关于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志强;竹涛;;煤层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及抽采利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茂远;许旺;郭艺;;发展煤层气产业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晓峰;;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和趋势[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明宅;王U,
本文编号:402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0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