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08:03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电子信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先导型产业,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源。要经受激烈竞争的考验,技术创新是关键。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的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原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科技含量低等全方位的差距。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应该重点寻找差距、分析差距存在的原因,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对某一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深入研究时应该综合考虑从技术创新创意产生到技术创新产品商业化的各个环节,并兼顾产业的内外部环境。从技术创新效率的角度来看,数据包络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近几年提升缓慢,最终表现不佳;从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管理水平、制造水平以及技术创新意识等角度来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近几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数量级的差距。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人才、政策环境等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高度的重视。企业、产业、国家等各个层面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反省,查漏补缺,全方位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数据包络分析 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426.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2
  • 1.2.1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9-11
  • 1.2.2 电子信息产业研究综述11-12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2-15
  • 第二章 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15-21
  • 2.1 技术创新过程16-17
  • 2.2 技术创新阶段17-18
  • 2.3 技术创新能力18-19
  • 2.4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19-21
  • 第三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21-40
  • 3.1 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1-24
  • 3.1.1 构建原则21-22
  • 3.1.2 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2-24
  • 3.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24-32
  • 3.2.1 评价方法选择25-26
  • 3.2.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26-28
  • 3.2.3 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28-32
  • 3.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32-40
  • 3.3.1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产出欠佳32-34
  • 3.3.2 技术创新管理落后,大型项目管理经验缺乏34-35
  • 3.3.3 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制造技术水平仍然落后35-40
  • 第四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40-45
  • 4.1 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薄弱40-41
  • 4.2 技术创新资金来源不足41
  • 4.3 技术创新人才结构性缺失41-42
  • 4.4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42-43
  • 4.5 技术创新政策环境不够成熟43
  • 4.6 技术创新结构不够合理43-45
  • 第五章 提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45-53
  • 5.1 发挥产业集聚效用,加快核心产业的发展45-46
  • 5.2 加强对外技术合作,提高创新管理能力46-47
  • 5.3 推进风险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47-49
  • 5.4 构建激励机制,,推动人才培训工作49-50
  • 5.5 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建立中间成果共享机制50-51
  • 5.6 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51-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156-63
  • 附录263-64
  •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学术研究情况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昌奎;潘葆铸;;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运行与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02期

2 郑艳玲;韩润春;;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伍笛笛;贾森;;“产业振兴”机遇下的工业创新与产业深化——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06期

4 鲍玉桐;如何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质的飞跃[J];北京观察;2005年09期

5 于丽敏;刘继云;王国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8期

6 周子学;;打造电子信息强国依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引[J];数码世界;2004年10期

7 黄光绍;何颖;;解读无核产业第四回 产业依赖症[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年16期

8 张奇;;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互动研究——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邬锦雯;;我国开发信息产业的近期动向综述[J];技术与市场;1993年02期

10 ;有关专家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吴坚;丁建良;;辐射固化材料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应用[A];加入WTO后中国辐射固化行业的发展——全国辐射固化研讨会2002论文集[C];2002年

4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现现状与主要思路[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5 张永康;;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但需注重提升销售利润率[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维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7 胡金荣;;当前SMT行业的形势与任务[A];2007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吴杰;崔维军;;基于熵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9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李福苟;;坚持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珊 林若飞 实习生 黄清源;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N];深圳商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贾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尚待出台 加强核心技术 竞争力是重点[N];证券日报;2009年

3 林中萍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研究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缘何薄弱[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记者 徐飞鹏;研究调整和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等工作[N];北京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波 通讯员 张增安;科达功率半导体项目列入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N];东营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宋跃 王祥明;绵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N];中国电子报;2003年

7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娄勤俭;改革开放3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明贵栋;诸业并举 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良好发展格局[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张德良;电子信息产业股正在复苏[N];证券日报;2004年

10 娄勤俭;保增长调结构 振兴电子信息产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基于资源观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力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牛旭东;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5 齐孝福;FDI与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D];山东大学;2006年

6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陈丽珍;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方曙;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范群林;环境技术创新的决策行为及能力影响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江兵;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与评价研究题目[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召颖;青岛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吴范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姚承业;电子信息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4 杨志蓉;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5 苏先娜;基于创新协同的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王卫华;企业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8 朱文飞;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张玉发;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黄秋艳;企业研发费用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7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67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