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论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互补性

发布时间:2017-06-25 08:00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互补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加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而能源合作是长期以来双方经济合作的重点。其中,双方在石油和天然气产品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中亚国家 能源合作 互补性
【基金】:中央高校重大培育项目:201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区域合作问题研究”(编号:14LZUJBWZB001)的成果
【分类号】:F426.2;F436
【正文快照】: 我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始于1997年,基于双方能源领域的共同利益诉求,能源合作不断深化。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能源缺口不断扩大,而中亚地区能源储量丰富,是世界能源的主要供应地之一。我国目前的能源进口主要依赖于中东地区和非洲,亟需拓展能源进口渠道,而中亚各国致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志刚;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技术对接[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03期

2 杨迎春;刘江华;;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2年07期

3 李天星;;东南通道:马六甲海峡之痛[J];中国石油企业;2012年09期

4 关雪凌;肖平;;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05期

5 毕燕茹;师博;;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测算及分析——贸易互补性指数与引力模型研究[J];亚太经济;2010年03期

6 秦鹏;;中国与中亚国家石油合作的历史与现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静;程广斌;;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09年03期

2 郭骏;;中日经济合作的智猪博弈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06期

3 石柱鲜;黄红梅;邓创;;贸易对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9年04期

4 扶玉枝;;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点评[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01期

5 丁振辉;;中俄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09期

6 法尔哈提·法·萨伊布拉托夫;张银山;;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变动及对中哈贸易合作的启示[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05期

7 马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2年01期

8 武敬云;;“金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9 武敬云;;中国与南非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基于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10期

10 许培源;汤静;;中日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志刚;柴利;;基于三类模式的中国新疆与中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构建[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纳新;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刘亮;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PER VAIZ IQBAL;中加贸易比较优势与结构整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梨梨;中韩水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丽娟;东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日贸易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劳斯扬;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物流产业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4 王志飞;新疆在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定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5 王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疆地缘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浩;基于新疆工业产业结构特征的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7 郁伟雅;中韩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变动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8 董娜;当前金融危机对中日经贸合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李强;中日贸易商品结构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宜临;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竞争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昭玲;;中、日、韩三国产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基于对外贸易的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7年01期

2 姜菲菲;;21世纪初期中日经济关系及未来走向[J];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08期

3 寇忠;;中亚油气资源出口新格局[J];国际石油经济;2010年05期

4 胡鞍钢;建立中国、中国香港特区、日本、韩国三国四方自由贸易区设想[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2期

5 沈利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节能降耗[J];管理世界;2007年10期

6 高志刚,衣传华;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举措——积极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合作[J];开放导报;2002年07期

7 刘家磊;中日经贸互补关系实证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年05期

9 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4年02期

10 庞德良;洪宇;;中日、印日商品进出口结构比较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林;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关系(续)[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2年01期

2 张明;桑进荣;;中亚国家发展对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影响评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08期

3 宋建良;;古罗马与中亚国家战争的丝绸贸易之诱因[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赵常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以及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11期

5 ;中国水果对中亚地区出口增长[J];福建果树;2007年01期

6 王雪锋;龚新蜀;;试析我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陈佳;;试析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J];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8 新疆金融学会秘书处课题组;郭新明;李寿龙;;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的领域项目及金融配套支持研究[J];新疆金融;2008年S1期

9 吴恩远;;中、俄、美欧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J];国际石油经济;2009年11期

10 车探来;;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通合作和发展[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新明;夏辉;;东欧中亚国家制度转轨的代价与未来发展前景[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Bohdan Krawchenko;;中亚国家政府与学界的经济政策制定能力: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俄欧亚所 赵常庆;中亚国家的发展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王大霖;我对中亚经贸须破三大瓶颈[N];国际商报;2005年

3 程勇;中亚国家汽车更新换代商机无限[N];西部时报;2007年

4 海萱;中亚国家汽车更新换代蕴商机[N];新疆日报(汉);2007年

5 欣华;中亚消费者钟情中国印刷设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赵常庆;加强人文交流 构建和谐中亚[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记者 邓隆飞 通讯员 程玲玲 胡学英;孙安民出席“中亚国家商会经贸合作培训研讨会”[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8 本报驻中亚记者 李垂发;我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稳步发展[N];经济日报;2012年

9 聪 茹;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提速[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10 ;欧盟新中亚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毕燕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孙壮志;国际新格局中的中亚五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于海波;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苏晓宇;美国对中亚军事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翔;冷战后中国与中亚国家军事安全合作[D];外交学院;2009年

2 杨倩;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刘燕;中国和中亚国家外资立法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4 蔡力敏;论文化因素对中亚国家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景;中亚国家在经贸领域海关合作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王云风;中国新疆对中亚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

7 阿密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3年

8 马翠翠;欧盟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新发展[D];新疆大学;2012年

9 韩立冬;中国与中亚国家油气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健;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D];外交学院;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互补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81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7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