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20:08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作为新型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垂直专业化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运用1992-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实证研究了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可以有效地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而且这种升级效应在初期效果显著;尽管这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但升级效应的积极作用依然存在。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国际垂直专业化 制造业 产业升级 VAR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3&ZD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JL04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790154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10JQB11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中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资助
【分类号】:F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分工体系不断深入到产品内部的各个工序和环节,垂直专业化分工(Vertical Specializa-tion)成为新型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被纳入国际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2 张会清;唐海燕;;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3 高越;李荣林;;国际生产分割、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4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5 唐海燕;张会清;;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6 赵林海;李宏生;;垂直专业化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5期

8 姚洋;张晔;;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正锋;张杰;李碧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高敬峰;;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区分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3 高峰;;全球价值链的微观视角:基于企业层面的综述[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4 崔焕金;;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升级考察[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卢锋;;Policy Adjustments Required to Bal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Payments——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China's exces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3期

6 文东伟;冼国明;;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ill in low-tech manufacturing sector[J];China Economist;2009年06期

7 刘志彪;张杰;;Export determinants study reveals strategy’s weaknes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1期

8 钱学锋;陈勇兵;;国际分散化生产导致了集聚吗: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9 侯鹏;陈磊;;人民币升值能够平衡我国的贸易差额吗?——基于汇改后月度数据的S—VAR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10 郭晶;;经济增长与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含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晶;叶裕民;;全球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研究[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刘玉;孙文远;裴育;;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基于Stackelberg竞争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燕;陈翠文;;我国主要城市LED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来自上海、深圳、厦门、南昌产业规划的证据[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4 林娟;;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6 邓智团;;技术、制度与产业组织协同创新研究——以计算机产业网络化发展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雷鹏;;垂直专业化视角下的产品内贸易与中国产业发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8 张庆昌;;工资上涨、出口增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基于195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陈健;岳书敬;;产品内国际分工、地区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于明言;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出口和外包[D];南开大学;2010年

4 袁其刚;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谢申祥;寡头竞争条件下的最优关税与研发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丽明;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分工演进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骠宇;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杨;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与FDI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马伟伟;外资代工模式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市场环境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卢靖;附加价值来源转化:基于技术进步与分工深化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曹玉书;中国制造业承接外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孙雪莹;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服装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高卫超;商业银行综合营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洪丽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珏;;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之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11期

2 刘小铁;产业组织结构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胡昭玲;;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4 唐海燕;张会清;;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2期

5 范爱军;魏巍;;中韩两国出口制成品的技术结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2007年03期

6 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7 包群;邵敏;;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工资差异:基于我国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8 沈莹;当前国有经济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及调整对策[J];国有资产管理;1999年06期

9 张会清;唐海燕;;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10 邹薇;再论国家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测度体系[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s,

本文编号:499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99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2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