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10:04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日益激烈,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大范围尤其是京津冀重工业地区雾霾严重爆发,以重工业为主的河北省更是因长期粗放的发展模式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报复。一直以来河北的发展都肩负着支援首都建设、资源优先供给京津地区且无条件承接京津转移出来的重工业使命。而在重工业污染行业中,钢铁行业极具代表性。另外从全球背景来说,我国作为钢铁储量和产量大国要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已开始征收进口钢材的碳排放税,再结合国内钢铁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以及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状,整个钢铁行业承受着巨大压力,河北钢铁更是饱受争议,这些都敦促其必须走在革新前沿。想要渡过这次淘汰危机,就必须据实构建河北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当前没有量体裁衣的评价体系使企业不能准确的分析自身优劣势,从而无法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和计划,这也是钢铁企业转型道路上的首要问题。 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把环境绩效评价作为主题,首先提出对该课题进行研究的战略背景、目的和意义,对所研读的国内外文献进行阐述,在吸收前人经验成果的同时,总结出企业环境绩效定义;整体阐述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构建所依托的理论基础,罗列出建立指标体系的应遵循的原则,构建出符合钢铁业行情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另外,以河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收集、汇总数据进行案例分析,探讨符合河北省钢铁企业实情的环境绩效综合评价方案,利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评价法赋予指标权重,实现定性定量相结合,使得评价有据可循且具有可借鉴性;同时河北钢铁集团能够通过本文研究成果,获得科学的环境绩效评价结论,更好的制定发展战略,,还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极大地丰富我国相关行业的环境指标体系,越来越多的指标体系建立可以实现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目的,从而形成更完整、科学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相结合的环境指标体系,最终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河北钢铁 低碳经济 环境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20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10-11
- 1.1.3 研究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7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1-15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5-17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7-18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研究的创新点18-20
- 2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20-27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0-21
- 2.2 循环经济理论21-23
- 2.3 低碳经济理论23-25
- 2.4 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25-27
- 2.4.1 钢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25
- 2.4.2 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25
- 2.4.3 国家为环境整改颁布的法律政策25-27
- 3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27-34
- 3.1 指标确定依据与原则27
- 3.1.1 科学合理性原则27
- 3.1.2 可得与可比性原则27
- 3.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27
- 3.2 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27-28
- 3.3 构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28-29
- 3.3.1 评价指标的筛选28-29
-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29
- 3.4 指标权重确定的步骤29-30
- 3.5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评价具体步骤30-34
- 3.5.1 指标规范化处理30-31
- 3.5.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过程31-33
- 3.5.3 结果分析33-34
- 4 河北钢铁集团环境绩效评价的案例分析34-46
- 4.1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河北钢铁34-36
- 4.2 公司背景介绍36
- 4.3 数据来源36-38
- 4.4 数据的汇总和权重的确认38-41
- 4.5 模糊分析法的运用41-44
- 4.6 评价结果分析44-46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46-48
- 5.1 研究结论46
- 5.2 研究不足及对推进环境绩效评价机制的建议46-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53
- 后记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春;白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2 母爱英;王叶军;单海鹏;;后经济危机时代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路径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3 刘永祥;潘志强;;主成份分析法和环境杠杆评价法在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6年06期
4 臧晶;;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0期
5 张莉莉;;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8期
6 陈静;林逢春;曾智超;;企业环境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01期
7 谢芳;李慧明;;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的演进与整合[J];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8 赵茜;石泓;;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2012年07期
9 曹东;宋存义;曹颖;曹国志;李万新;;国外开展环境绩效评估的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价值工程;2008年10期
10 胡曲应;;环境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0期
本文编号:583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58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