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甘肃陇西县中医药产业为例
本文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甘肃陇西县中医药产业为例
【摘要】:文章根据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研究政府行为在中医药产业集群孕育、发生、发展、成熟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产业集群萌芽一旦生长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特定环境中,政府支持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 甘肃中医学院经贸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县域经济 产业集群 政府行为
【分类号】:D630;F426.72
【正文快照】: 产业集群是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甘肃省陇西县地处西北内陆,自身是国家级贫困县,周围又被国家级贫困县包围。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气象灾害频繁,经济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多民族聚居,但中药材资源优势突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樊新生;李小建;;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演化分析——以河南长垣卫生材料产业集群为例[J];经济地理;2009年01期
2 张兴瑞;霍春辉;;区域原发性产业集群的扩张路径研究——基于江苏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的案例[J];生产力研究;2010年09期
3 潘慧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花永剑;;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以浙江临安竹笋产业集群为例[J];北方经济;2010年06期
2 陈伟鸿;李凯明;;基于分工网络治理的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对浙江三个产业集群实证数据的比较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8期
3 韩玉刚;焦华富;李俊峰;;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5期
4 汤长安;;产业集群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创新扩散特征与企业创新战略[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漏恩来;;氨纶行业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19期
6 李文臣;李盛玲;;政府行为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匹配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7 孙学敏;常英;;中小企业凭标准制定奠定竞争优势——以河南军兰服饰有限公司为例[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李二玲;李小建;;欠发达农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及其区域效应分析[J];经济地理;2009年07期
9 姜力;;基于生命周期的块状经济发展策略选择[J];经济论坛;2009年05期
10 於晓华;;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柠羽;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敏;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天卓;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与阶段化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潘慧明;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雷小毓;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演化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牟绍波;产业集群持续成长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马文静;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刘容志;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主体的互动与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沈雪潋;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竞敏;共生型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于闯;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卿文静;产业集群战略与我国城市圈发展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巴雅尔;产业集群演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周海燕;昌黎缝纫机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6 彭一林;创业与产业集群共同发展以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文玉;中小企业集群内源性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刘铭;基于生命周期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冯宝轩;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吴纯;基于“支配性企业”的长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建,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2 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3 李植斌;浙江原发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持续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4 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5 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6 樊新生,覃成林;我国欠发达地区企业集群形成与演化过程初步研究——河南省农村地域企业集群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7 曹洪军,王乙伊;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8 陈雪梅,陈鹏宇;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9 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10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明龙,任选锋;中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03期
2 王喜权,王华;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研究[J];行政论坛;2004年06期
3 姜涛;产业集群解决“二元经济”问题的新途径[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陈旭;加快成都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王平;发展县域产业集群[J];群众;2005年08期
6 蔡旺春,李光明;产业集群:振兴重庆产业的战略选择[J];探索;2005年03期
7 陈柳钦,詹花秀;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湖湘论坛;2005年05期
8 柳德舫;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台声.新视角;2005年03期
9 柳德舫;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台声.新视角;2005年05期
10 赵新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地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J];探求;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3 龙丽梅;;宝鸡产业集群发展下的中小企业成长[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景元;马建兵;;浅析节约型产业集群的构建[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张树巍;;培育产业集群创建经济强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刘鹏;;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唐长春;;浅析开发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策略[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张金海;刘雯;;浅谈廊坊市产业集群科学发展的对策[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李少武;;论产业集群的效应及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10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江辉 王泽平;产业集群策动增长方式嬗变[N];安徽日报;2005年
2 金兑;要大力促进和发展产业集群[N];安庆日报;2005年
3 阎星 王吉泉(作者阎星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王吉泉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成都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和主要方式[N];成都日报;2004年
4 穆延奎;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县域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明慧;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归大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钟欣;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宋时飞;集群符合工业化的内在规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张彦明 卞溪;产业集群造就了航母[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钱志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N];证券日报;2003年
10 仲 钦;产业集群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N];中国质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士忠;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郑才林;生产性服务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纪玉俊;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郑宏星;基于制度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董ng;基于复杂性的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康波;广西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曹旭鑫;长沙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闵鹏;基于动力机制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雁琳;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彭晖;产业集群视角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余泽海;安徽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7 张燕;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麻昌港;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郑朝明;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0 于蓬蓬;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3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58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