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特殊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当前面临国际石油价格逐渐上涨和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的双重压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是加速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趋势。新型煤化工产业在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概述了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单位】: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键词】: 新型煤化工 机遇 挑战 述评
【分类号】:F426.72
【正文快照】: 新型煤化工产业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深加工转化为替代石油或石油化工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1]。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特殊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当前面临国际石油价格逐渐上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振刚,杜铭华;新型煤化工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煤化工;2003年06期
2 白富鑫;;煤化工发展趋势及面临问题[J];当代化工;2010年04期
3 李雪静;乔明;;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外能源;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华进;陈克龙;彭杨伟;曹生奎;;青海天然气水合物与开发战略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2 臧庆安;;煤气化装置损伤机理分析及腐蚀情况调查[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09期
3 黄瑞民;杨熙;;浅谈新阶段煤化工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12年15期
4 赵荣钦;丁明磊;黄贤金;;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政策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年03期
5 田宝卿;徐佩芬;庞忠和;凌苏群;郭慧丽;侯杰;;CO_2封存及其地球物理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03期
6 沈丹云;张慧明;;基于DEMATEL方法的CCS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10期
7 易俊;李凤;;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11期
8 尉志华;杨克明;王文艳;刁莹;王建龙;;我国煤化工产业开发中的环保问题[J];河北化工;2011年06期
9 曲健凤;杨正先;霍传林;张永华;张振冬;;CO_2海底封存泄漏引起海水pH变化的动态数值模型描述[J];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03期
10 张永刚;吕欣;陈贵锋;;煤炭行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潜力分析[J];洁净煤技术;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振刚;煤基能化联产系统集成优化与评价方法[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4年
2 彭耀丽;锡林浩特和霍林郭勒褐煤的超临界醇解[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杨芳;盐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机理与地质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周丽;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优化与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5 岳晓明;煤及其萃余物和液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伊元荣;含碱工业固体废弃物捕获CO_2反应特性与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7 刘烨;二氧化碳封存储层影响因素分析—效果预测以及4D地震监测可行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8 周俊;胜利褐煤和新疆长焰煤中可溶有机物的分离与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9 韩方伟;弧扇泡沫射流高效除尘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昊;合金效应在过渡族金属团簇与二氧化碳相互作用中的调制作用[D];郑州大学;2011年
2 王高敏;大型空分装置空冷塔系统的研究与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杭银建;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4 禹林;二氧化碳深部盐水层地质封存物理模拟探索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肖春梅;低碳经济背景下甘肃工业发展应对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志伟;咸水层CO_2地质封存的长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赵玉强;二氧化碳深部盐水层地质封存二维实验及三维平台设计方案[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琛;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王燕青;陕西煤化工产业链发展模式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10 黄冕;能源产业低碳化的政策支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军;李桂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及研究现状[J];能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2 陈晓进;;国外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3 徐振刚;多联产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J];洁净煤技术;2002年02期
4 倪维斗,李政;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资源/能源/环境整体优化与可持续发展[J];煤化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实习记者 张秀凤 特约记者 顾定槐;[N];中国化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阳丹;[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记者 王玮;[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道蓉;;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深层次探讨[J];中国煤炭;2006年09期
2 陈勇;;对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7期
3 本刊通讯员;;山西岚县将建新型煤化工产业园[J];煤炭工程;2010年10期
4 郁红;;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获“路条”意味着什么[J];化工管理;2013年11期
5 Grace;;惠生与天津大学合作成立“天津大学-惠生能源化工联合研发中心”加快合成气制乙醇等新型煤化工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度[J];上海化工;2013年08期
6 陈继军;;煤制油:重在夯实技术基础——新型煤化工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之一[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3年07期
7 陈继军;;煤制芳烃:市场呼唤规模化——新型煤化工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之五[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3年07期
8 易欣;;聚集新型煤化工[J];矿业装备;2013年12期
9 徐振刚,杜铭华;新型煤化工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煤化工;2003年06期
10 边书田;;新型煤化工产业链简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殿奎;;“十一五”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产业进展及展望[A];‘十二五’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及节能减排技术论坛文集[C];2010年
2 牛新祥;;新型煤化工项目竞争力分析[A];第六届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论坛——‘十二五’煤化工产业升级与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雪梅;李长峰;赵军;;我国新型煤化工项目选择风险浅析[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强;朱兵;周文戟;居中军;胡山鹰;;新型煤化工对我国CO_2排放的影响及对策[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 许高峰;新型煤化工业发展前景广阔[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2 赵智贤 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发展新型煤化工业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N];铜川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海滨;加大技术转化力度 做大做强新型煤化工产业[N];科技日报;2010年
4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经济研究员 林长平;新型煤化工正向我们走来[N];经济日报;2010年
5 记者 文婧;新型煤化工项目审批或重启[N];经济参考报;2012年
6 CUBN 记者 刘杰;新型煤化工项目审批将开闸[N];中国联合商报;2012年
7 记者 阮晓琴;十大新型煤化工项目总投资逾2000亿元[N];上海证券报;2013年
8 阮晓琴;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路条”[N];中国能源报;2013年
9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 云光中;着力打造国家新型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闫志强;新型煤化工慎防走老路[N];中国能源报;2013年
,本文编号:867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86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