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空间结构重构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产品空间结构重构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装备制造业 产业升级 产品空间结构 小世界网络
【摘要】:传统产业升级理论无法解决中国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下产业竞争力提升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微观层面的产品空间结构建构。本文运用小世界网络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产品空间结构与产业升级之间内在关联的研究,分析我国东北装备制造业产品空间结构分布特征、显示性比较优势现状,揭示产业升级困境的成因;通过对产品空间上产品的临近性与产品空间密度的测度,揭示我国产业升级中未来产品空间结构重构的方向、路径,从而提出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升级 产品空间结构 小世界网络
【分类号】:F427
【正文快照】: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代表的地区以代工生产模式开始承接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了诸多的产业集群,成就了“中国制造”的增长奇迹。然而这种以承接国内外集群式产业转移的方式实现的产业成长,在带动增长、就业、税收与管理学习的同时,也导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维林;;产品架构与功能架构的双重嵌入——本土制造业突破GVC低端锁定的攀升途径[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1期
2 卢华玲;周燕;樊自甫;;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1期
3 蔡涛;;产业外迁的空间模型解释[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3期
4 曾世宏;郑江淮;;产品空间结构理论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城;;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本土跨国公司培育路径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2 孙治宇;孙文远;樊士德;;高端攀升抑或专业垄断:中小企业升级路径的“隐形”与“显形”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3 张舒;;工业先行国产业升级路径的比较分析——以纺织业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4期
4 王炜;孙蚌珠;;劳动力供需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1996~2011年的数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3期
5 张其仔;李颢;;中国产业升级机会的甄别[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5期
6 刘维林;李兰冰;刘玉海;;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6期
7 洪荭;孙泽露;廖联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与成本战略的协同演化——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分析[J];财会月刊;2014年24期
8 周瀛;袁家冬;;产业集群与集聚区的社会经济网络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4期
9 王岚;李宏艳;;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路径研究——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2期
10 樊秀峰;程文先;;中国制造业出口附加值估算与影响机制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荭;孙泽露;廖联凯;;制造业企业价值创造与成本战略的协同演化——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佳群;创新网络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兰宏;全球价值链下的学习障碍和低端锁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袁凯;企业异质性、选择效应与产业空间分布[D];浙江大学;2013年
4 张妍妍;产品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兰宏;全球价值链下的学习障碍和低端锁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霍晓姝;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郑琼娥;基于全球价值网格构建的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机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8 刁玉柱;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战略延伸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面局研究:理论、现实、对策[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彭贵;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珠三角产业升级问题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3 许品超;技术与营销能力对技术型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模式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陈超;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区域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5 付卓;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晏伶;嵌入GVC高端的企业升级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杨虎;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8 曾龙风;基于资源视角的网络嵌入与民营企业升级[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9 韩慧星;产品空间结构演化与吉林省农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10 秦琪;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重庆IT产业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卫明,陈晓红,肖光华;产业集群的起源:基于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2 孙铁山;卢明华;李国平;;全国基准产业集群识别及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3 薛剑虹;;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效应分析[J];北方经贸;2010年12期
4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5 李海舰,原磊;基于价值链层面的利润转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6期
6 李平;狄辉;;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7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8 刘林青;谭力文;施冠群;;租金、力量和绩效——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对竞争优势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9 卓越;张珉;;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悲惨增长”——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7期
10 卢福财;胡平波;;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丽辉;[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静;约束结构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健 ,都兴恩;制造业信息化是构造“数字青岛”的基础工程[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02期
2 程竹生;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J];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12期
3 王玉刚,赵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J];科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4 胡楠;中国制造业到底如何定位(二)[J];中国招标;2004年25期
5 刘瑞,周达;奥运会对北京制造业的影响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6 李廉水,杜占元;“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和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7 李承玲,高健,程晓蕾;浅析江苏制造业的结构和竞争力[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5期
8 汤永林;阎立;冯俊文;;江苏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统计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5期
9 李廉水;郑伟;;海峡两岸制造业发展的金融环境分析[J];江海学刊;2006年02期
10 南方;;“十一五”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重任——创自主品牌[J];机电新产品导报(数控机床市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汉川;郭巍;;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界定研究与评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刘海燕;;振兴现代制造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方茜;;四川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量化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4 阎质杰;徐敏捷;陈岩;;要围绕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王晓芳;;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奥运景气后经济新的增长点[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6 王守信;韩丹;;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A];创新装备技术 给力地方经济——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胡昱;;基于自主创新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机理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刘倩;杜庆治;杨秋萍;;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荣宏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刁绍长;张春英;房延辉;李方喜;李怀东;陈第尊;李国诗;刘士凯;张军;薛巍;;关于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对策研究[A];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恩良;做好人才建设工作 振兴装备制造业[N];甘肃日报;2007年
2 林刚;青岛入围“中国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N];青岛日报;2006年
3 戴吉坤;首届陕西装备制造业总评活动盛大启动[N];陕西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磊;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振兴装备制造业[N];贵州日报;2008年
5 高端制造业课题组;关于长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建议[N];协商新报;2008年
6 鞍山市科技信息局 张生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N];鞍山日报 ;2009年
7 记者 陈茗佳;我市装备制造业进入“黄金期”[N];兰州日报;2009年
8 周泓洋;产业转移加速制造业升级[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解佳涛;创新引领我国装备制造业跃迁之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10 阮继清;加快发展武汉制造业[N];湖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牛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邵昱晔;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邓泽林;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机制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马超;我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李增欣;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凌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祥友;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蒋雪;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3 杨秀骞;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吴f^;技术演化论视域下装备制造业“装”与“备”关系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5 吴雪;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侯莹;生产性服务业FDI促进制造业增长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3年
7 王宇;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庆雪;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机理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魏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0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96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