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两类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比较研究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the productivity of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by using the sequential DEA-Malmquist index,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emission of polluting gases are added to calculat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during the period 1998-2012. The index is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alculated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On this basis, the differenc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governmen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system on these two types of productivity is analyzed empirically.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the impact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environmental TFP of provinces and regions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TFP,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the short term, it can stimulate local governments to deal with the pollution emission problem better, so as to improve the total environmental factor productivity. However, in the long ru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ll worsen by merely devolving power to local governments. In addi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R & D capabilities, FDI and income levels also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two types of productivity.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73074)
【分类号】:F812.2;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吴木銮;林谧;;政府规模扩张:成因及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3 马士国;;征收硫税对中国二氧化硫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2期
4 张克中;王娟;崔小勇;;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5 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6 王文剑;覃成林;;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分权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基于经验分析的判断、假说及检验[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7 陈硕;高琳;;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8 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9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10 蔡f ;都阳;王美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Government's Role i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8期
2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4 白卫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5 陈春;冯长春;;城镇用地增长的政府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6 杨杰;叶小榕;;基于DEA视窗分析与Malmquist指数的安徽环境效率动态变化研究——以安徽17个城市2004—2009年数据为样本[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10 熊凤平;;人均GDP对财政支出的影响模型及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6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8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10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蔡萍;基于环境责任分配的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6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潘旭;关于税源控管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李才科;乡镇政府财政状况及其对政府能力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余玲铮;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蓉;杨建芳;;中国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支出行为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吕秀萍;;中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Malmquist指数分析——一个新的视角[J];保险研究;2009年09期
4 蔡f ,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杨君昌;新中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与展望[J];财经研究;1999年10期
6 汪冲;;专项转移支付漏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7 邓可斌;丁菊红;;转型中的分权与公共品供给: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3期
8 丁从明;陈仲常;;财政分权与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基于AS-AD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9年11期
9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10 孙群力;;地区差距、财政分权与中国地方政府规模[J];财贸经济;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连发;;上市公司多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2期
2 狄煌;;提高生产率是促进小企业工资增长的关键[J];中国劳动;2013年11期
3 鲁开垠;;服务生产率:一个亟待开发的经济研究领域[J];经济纵横;1990年12期
4 冯海发;;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及增长模式[J];经济研究;1990年05期
5 张德霖;中国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1年05期
6 李京文;郑玉歆;;改革与中国生产率的国际研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10期
7 许昌平;方涛;;生产率差异和企业进入退出[J];生产力研究;2014年04期
8 金钰;;服务业生产率零增长之谜[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2期
9 肖光恩;刘秋慧;;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分析?——基于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10 霍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2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星星;;中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测度及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5 王玲;涂勤;;中国制造业外资生产率溢出的条件性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6 刘振娥;单传宝;;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成因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韩中;;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石海平;;石景山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Martin S. Feldstein邋实习生 白杰;收入,生产率,哪个增长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实习生 赵方宇;绿色GDP时代,请精算“碳生产率”[N];文汇报;2009年
3 程海东;全球生产率增速:东风压倒西风[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嵇尚洲;立足于提高生产率水平推进城镇化[N];人民日报;2014年
5 ;中国经济再十年[N];解放日报;2011年
6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主任);展望激流涌动的亚洲经济[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张军;中国经济再十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徐翼;中国步入发达经济体还有距离[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郑江淮;中国的比较优势哪里来?[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中国竞争力提升之本[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天欢;产业生产率与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刘丹鹭;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黄苹;基于溢出源视角的R&D溢出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饶敏;高校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对研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田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石慧;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薛莲;服务外包:制度环境与生产率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罗国亮;中国食品加工业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志文;服务生产率的测量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孟薇;服务生产率视角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瞿f3峰;服务业生产率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海涛;我国服务企业服务生产率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5 熊瑞祥;干中学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D];湘潭大学;2012年
6 余嘉佳;中国分行业碳生产率的动态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4年
7 李程;生产性服务业FDI生产率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8 张进;我国施工劳动生产率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一力;生产率冲击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10 雒颖娜;东、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75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27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