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营改增”的专业化分工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1 07:03
  在“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中,财税相关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营改增”是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承担着促进企业转型,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的重要责任。“营改增”作为实行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模块,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市场活力的增强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营改增”对促进结构性减税,促进产业分工效应,促进企业要素发展等方面,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税制改革的目的而言,“营改增”政策不仅仅是为了减税,更是打通不同企业,不同环节的增值税来促进企业在内部研发、设计、营销、生产和各种共享服务等不同产业链条上的分工,实现企业转型。如果“营改增”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就能够为我国产业发展和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深化社会分工,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基于此,本文对“营改增”的分工效应进行研究,即,“营改增”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加快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并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对“营改增”的宏观影响和微观效果评估都有较全面的研究。宏观层面,现有文献研究了“营改增”对国家宏观经济、财税体制改革的影响。微观层面,研究了“营改增”对企业的投资行为...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营改增”的专业化分工效应研究


图1-1?2009-2017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Figure?1-1?The?industrial?structure?of?China?in?2009-2017??

框架图,框架,劳动分工,扣针


Figure?2-1?Literature?review?Framework??2.2理论基础??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最初人类社会因为自然因素产生了行为的分工。??分工理论由交易成本理论和劳动分工理论构成。??2.2.1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理论是最早对分工进行研宄的理论。该理论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专业化与劳动分工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如下:第一,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因专业化与劳动分工而更加熟练,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熟练程度、节省劳动时间、促进技术的发明与运用。他通过扣针制造的例子及农??业和制造业的比较阐明了分工的优越性,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第二,劳动??

营业税,专业化分工,示例,软件公司


缴纳的营业税也就越多。这就导致企业没有动力去进行分工协作,企业更愿意将相??关的服务纳入到企业范围内,自给自足,满足需求,从而减少纳税,如此而来就阻??碍专业化分工发展和协作。举例来说,如图3-1所示,图中箭头①表示软件公司提??供给硬件公司其需要的软件服务,这是一种分工协作的模式,但是,在“营改增”??之前,硬件制造企业缴纳的是增值税,软件公司缴纳的是营业税,且根据税法规定,??硬件制造企业如果购买软件公司的服务,则该部分的税额不能进项抵扣,软件公司??提供的服务被重复征税,价格会因此提高,加大了硬件公司税收压力。并且对于制??造业而言,需要购入的中间服务越多,承担的不合理税负就越重。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硬件制造企业减少外购的服务比例,征收营业税抑制了路径①,即减少了软件??公司提供服务给硬件制造企业的比例。硬件制造公司自营软件服务,满足自身需求,??逆fM/fH輕4紅言_韭脸士???|?|???1?提供服务????硬件制造公司^????软件公司????I?①??????②自营?i??CT软<5艮务^>??!?!??I?I??图3-?1营业税阻碍专业化分工示例??Figure?3-1?Example?of?Business?tax?hinders?specialization?of?labor?division??营业税的重复征税使得制造业与生产服务行业难以分离。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营改增”对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 苏云海.  科技和产业. 2018(04)
[2]服务业“营改增”能带动制造业升级吗?[J]. 李永友,严岑.  经济研究. 2018(04)
[3]“营改增”、制造业服务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DI合成控制法的实证研究[J]. 刘伟江,吕镯.  南方经济. 2018(05)
[4]“营改增”前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和税负差异[J]. 平新乔,黄昕,安然.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7(02)
[5]“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J]. 范子英,彭飞.  经济研究. 2017(02)
[6]流转税改革促进了产业结构演进升级吗?——基于“营改增”视角的PVAR模型分析[J]. 孙正.  财经研究. 2017(02)
[7]企业创新、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就业水平——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 程小可,李浩举,姜永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06)
[8]“营改增”的价格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J]. 倪红福,龚六堂,王茜萌.  中国工业经济. 2016(12)
[9]营改增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 胡怡建,田志伟.  税务研究. 2016(11)
[10]“营改增”减税的收入分配效应[J]. 汪昊.  财政研究. 2016(10)

硕士论文
[1]企业经营范围变化趋势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 樊花江.西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28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028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4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