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10 20:26

  本文关键词: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既要借鉴制度变迁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路径,又要防止陷入一种“低效锁定”的恶性循环之中。通过对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独立性和依附性、至上性与广泛性、人治性与法治性等内在冲突,并形成了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变迁的“锁定性”路径。因此,在借鉴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变迁路径的前提下,着力消解古代行政监

21 0 0年 3月

学习论坛 TRI BUNE TUDY OF S

M ar201 i . 0

第2 6卷

第 3期

V 1 2 No 3 o. 6 .

我国政督度新路依赖析行监制创的径分 胡杨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05 ) 502 [摘要]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既要借鉴制度变迁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路径,我又要防止陷入一种“效锁低

定”的恶性循环之中。通过对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进行分析发现,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独立性和依我附性、至上性与广泛性、治性与法治性等内在冲突,人并形成了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变迁的“锁定性”路径。因此,在借鉴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变迁路径的前提下,着力消解古代行政监督制度变迁中形成的“低效锁定”的路径依赖,有 助于推进当前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 [关键词]行政监督;路径依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 5 34 D 2 . 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 3— 6 8 2 1 )3— 0 2— 4 10 70 (0 0 0 0 5 0道格拉斯 诺斯把路径依赖理论引入新制度主义之中。他认为,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某种报酬递增和

路径依赖 ( a eed ne思想起源于达尔文主 pt dpnec ) h义。达尔文主义认为,切事件或现象都有其原因,一一

自我强化机制,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这 径,它的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沿着既定的发展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可能进入

切组织和复杂系统演化都必然牵涉到变异 ( a ao ) V r tn、 ii 承袭 (ne t c )选择 ( e c o )制。2 I ra e和 hi n Sl t n机 ei 0世纪 8 0

年代,经济学家大卫 罗首先把路径依赖思想应用于保技术变迁研究之中。他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过程具有正反馈机制,术变迁一旦为某种偶然事件所影响,技 就会沿着一条固定轨迹或路径演化下去,即使有更佳的替代方案也很难改变既定的路径,形成一种“可逆转不的自我强化趋向”。阿瑟进一步发现在经济增长的报酬递增中存在路径依赖性,一种技术的市场份额不仅依赖于技术偏好,且还依赖于报酬递增并导致锁定效应。而 凡勃伦从发生学角度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问题进行 了阐发。他认为,制度创新可以被当做“累积因果”的过程进行分析,制度 (包括思维习惯、具体观点和处事态度

良性循环的轨道,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也

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而导致停滞。 为什么会产生“径依赖”路呢?道格拉斯 诺斯认 为:非正式约束在制度渐进的演进方式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是路径依赖性的来源。…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内” 存性和历史积淀性,尤其是作为意识形态层次的文化观念,本身就常常滞后于社会变革。因此,正式制度往非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正式制度安排之中,并使新正式制度安排带有某种“的痕迹。它有时可以在形式旧”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有时也会因为与新正式制度安排发生冲突,,为新制度实施的障碍。成 路径依赖效应的产生,主要缘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等)总是相对保守的因素,这是社会惰性、思维惰性和保 守主义的根源。制度承袭机制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

往往成为制度变迁的最主要障碍,制度创新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突破这些障碍。 [收稿日期]0 9—1 20 0—1 0

第一,学习效应。“间对于制度演进至关重要”时。人们学习传统文化,获取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其运将用到实践中去,成为下一代人面对的传统、文化和制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郭学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重大项目“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及制度问题研究” 0& D 4的阶段性 ( 6 Z 0 0) 成果

[作者简介]胡杨 (9 2 17一

)男,,河南省信阳市人,博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河南省廉政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荷兰莱顿

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52

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6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36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8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