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能力建设视角下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08:18

  本文关键词:能力建设视角下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成为一种新常态,其中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作为承接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主体,在社区建设日益突出的今天,已然成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的对象。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通过理论讨论、文献检索、实际调研的方式,以重庆市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能力建设的现状、途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期增加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研究素材,为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就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内涵看来,主要是其人力资源能力、设备完善能力、项目技术能力、内部治理能力、筹募资源能力、和公关营销能力。根据实证调研的情况,目前我国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个组织间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组织间发展差异大、员工招募困难、项目专业性程度偏低、项目资金匮乏、内部治理能力缺失、公共营销意识淡薄等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不力、社会参与认同度不高、组织内部能力建设动力不足。政府购买服务是现行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的导向对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方向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政府购买制度不完善、购买资金不稳定、项目标准偏差的情况下,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对自身的能力建设没有清晰的目标,难以树立正确的能力建设意识,使得能力建设方向有所偏差。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是整合资源、服务大众的中介性组织,社会大众对其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也对其资源的筹募起到关键性作用,成为影响其能力建设的重要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其组织内部,组织领导者对能力建设的认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也直接影响了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好坏。所以在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在政府层面加强对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认识、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还需要营造媒体正面引导氛围、协调沟通增进社区居民认同、促进社会大众参与,重点加强组织发展能力体系建设,加大职业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项目专业性和创新性、完善组织内部治理体系、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增强公信力、扩大社会影响。
【关键词】: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能力建设 政府购买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D632.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5
  • 1.3.1 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11-13
  • 1.3.2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研究13-14
  • 1.3.3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研究14-15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6
  • 1.4.1 研究思路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16-17
  • 1.5.1 研究重点16
  • 1.5.2 研究难点16
  • 1.5.3 创新之处16-17
  • 第2章 理论支撑与研究对象概念阐释17-25
  • 2.1 相关理论17-19
  • 2.1.1 社会治理理论17
  • 2.1.2 新公共服务理论17-18
  • 2.1.3 自治组织理论18
  • 2.1.4“APC”评估理论18-19
  • 2.1.5 资源依赖理论19
  • 2.2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19-21
  • 2.2.1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特征19-20
  • 2.2.2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类型20
  • 2.2.3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功能20-21
  • 2.3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21-25
  • 2.3.1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内涵21
  • 2.3.2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与政府购买服务之关系21-23
  • 2.3.3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重点指向23-25
  • 第3章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基本状况实证调研25-40
  • 3.1 人力资源25-27
  • 3.1.1 组织人员构成25-26
  • 3.1.2 组织人员薪酬待遇26-27
  • 3.1.3 组织人员流动性27
  • 3.2 设施建设27-28
  • 3.2.1 基本设备27-28
  • 3.2.2 办公和活动场地28
  • 3.3 组织内部治理结构28-31
  • 3.3.1 基本制度建设28-29
  • 3.3.2 理事会及现任负责人构成29-30
  • 3.3.3 财务规范30-31
  • 3.4 项目服务能力31-33
  • 3.4.1 项目管理制度31
  • 3.4.2 项目服务内容及满意度评价31-32
  • 3.4.3 项目创新性32-33
  • 3.5 资源筹募能力33-34
  • 3.5.1 资金筹募33
  • 3.5.2 志愿者招募33-34
  • 3.6 公关营销能力34-35
  • 3.6.1 社会宣传34
  • 3.6.2 公信力和危机处理34-35
  • 3.6.3 行业互动35
  • 3.7 典型案例剖析35-40
  • 3.7.1 案例一:益友公益发展中心35-37
  • 3.7.2 案例二:企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37-40
  • 第4章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40-46
  • 4.1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40-43
  • 4.1.1 组织之间差异大发展失衡40
  • 4.1.2 员工招募困难40-41
  • 4.1.3 项目专业性程度较低41
  • 4.1.4 项目资金匮乏41-42
  • 4.1.5 内部治理能力缺失42
  • 4.1.6 公关营销意识淡薄42-43
  • 4.2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43-46
  • 4.2.1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不力43-44
  • 4.2.2 社会认同度不高44
  • 4.2.3 组织内部能力建设动力不足44-46
  • 第5章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发展思路46-50
  • 5.1 政府扶持层面46-47
  • 5.1.1 正确认识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价值所在46
  • 5.1.2 健全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制度规范46
  • 5.1.3 合理制定优惠政策46-47
  • 5.2 社会参与层面47
  • 5.2.1 营造媒体正面引导氛围47
  • 5.2.2 调动社会大众参与积极性47
  • 5.2.3 协调沟通增进社区居民认同感47
  • 5.3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层面47-50
  • 5.3.1 加大职业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47-48
  • 5.3.2 提高社区服务项目专业性和创新性48
  • 5.3.3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48
  • 5.3.4 积极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工作联系48
  • 5.3.5 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48
  • 5.3.6 增强公信力扩大社会影响48-5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62
  • 致谢62-63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艳;关于我国社区服务理论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求实;2000年11期

2 黄序;试论北京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张仁信,王新;当前就业的主要途径──社区服务[J];辽宁经济;2000年09期

4 李秋宝;内地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思考[J];民政论坛;2000年02期

5 杜玉华,李屏南;论社区服务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李少怡;不断完善社区服务 逐渐增强城区功能[J];学习导报;2000年05期

7 崔守仁;;社区服务的路怎么走?——关于社区服务再发展的几点思考[J];劳动世界;2000年06期

8 刘晨;社区服务潜在的就业市场有多大[J];北京统计;2001年02期

9 孟淑贤;加强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01年02期

10 牛丽华,易虹;香港的社区服务系列化[J];中国妇运;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怀宜;;健康的老龄化与社区服务[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老年人既是社区服务的参与者又是社区服务的对象[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陈晓中;;关于虹口区社区服务产业化问题研究[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社区和就业》课题组;;培育社区服务业 促进再就业工程[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晶;;社区服务政策的内容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徐永祥;;论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与运行机制[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7 马艳丽;罗瑞荣;;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浅探[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8 刘芳;;迈向和谐社会社区服务的制度保障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健;;破解社区服务难题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郝琳;;怎样提升社区服务功能[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一云 刘小菁;广东妇联架桥梁[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 刘勇;突围:对社区服务的再认识[N];中国社会报;2002年

3 刘祖云 戴洁;社区服务应尽快步入制度化发展轨道[N];中国社会报;2003年

4 记者 杨炳珑;“加强社区服务 建设和谐社区”论坛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记者 跃红;鼠标一点即享社区服务 高新区建成社区服务网[N];保定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侯俊玲;五原提升街道社区服务水平[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7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政协主席 秦存华;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需培育重点服务行业[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徐春林;我国社区服务出现新趋势[N];国际商报;2007年

9 殷立春;社区服务业产业化步伐加快[N];经济日报;2007年

10 苏民;扎实推进社区服务有序健康发展[N];经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凯;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翔华;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社区服务多元供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付望舒;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罡;嘉兴市社区服务机制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绍才;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定位和实现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于晓静;社区服务新体制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张晓玉;中国第三部门提供社区服务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瑞存;治理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勇;新社区服务:构筑多中心秩序下的公民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方德岩;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薛雁翔;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能力建设视角下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85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