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成智慧的低碳生态城市管理的综合集成流程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成智慧的低碳生态城市管理的综合集成流程
更多相关文章: 大成智慧思想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与管理 综合集成流程 协商民主
【摘要】:本文挖掘了大成智慧思想的精髓,对综合集成方法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拓展。基于大成智慧构建了低碳生态城市管理的综合集成流程,该综合集成流程有助于生成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途径,并且能够实现各城市主体共同参与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与管理的研究、决策、监督与评价。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大成智慧思想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与管理 综合集成流程 协商民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WRS设计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协同机制研究”(编号:71373067)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基于钱学森大成思想的低碳生态化城市发展的研究”(编号:TJGL12-069)
【分类号】:X321;D630
【正文快照】: _、引言 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共识以来,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时任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的仇保兴博士于2009将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两个概念集成在一起,提出了一个新的城市概念低碳生态城市”。[1]低碳生态城市概念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汝为;钱学森论大成智慧工程[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汝为;支持科学决策和咨询的技术——思维系统工程[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1期
2 戴汝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大成智慧[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10期
3 梁志成;于跃海;仲伟俊;;创造力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1期
4 宋刚;邬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宋刚;邬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9期
6 宋刚;朱慧;童云海;;钱学森大成智慧理论视角下的创新2.0和智慧城市[J];办公自动化;2014年17期
7 戴汝为;;社会智能科学的形成和发展[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尹红风;戴汝为;;思维与智慧科学及工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郭小哲;葛家理;温丽;;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油气科技创新预见系统[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0期
10 赵国杰;王海峰;;大成智慧思想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框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章红宝;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郑文钟;基于数据挖掘和系统集成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欣;信息产业发展机理及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毛赤龙;战争设计工程中战法与装备集成分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沈洋;多主体系统仿真调度与贝叶斯网络决策建模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张晓燕;在线群体创新中的外部信息支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威;基于.NET的中国农村社会问题预测预警平台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戚扬学;AHP群体判断矩阵处理的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兰振强;区域科技发展模式评价模型与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魏聃;层次分析的专家判断可信度模型及其在项目决策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5 吴积亲;钱学森工程管理思想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6 王俊恬;AHP判断信息获取模式的改进及相关决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金涛;基于博弈论的群体决策方法选择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朱玲霞;会计信息系统交互可视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J];自然杂志;1981年01期
2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年01期
3 钱学森;自然辩证法、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J];哲学研究;198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忠祥,孟宪红,胡学聪;关于大庆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1年01期
2 冯端翊;生态城市及其内涵[J];绿化与生活;2001年04期
3 王芬 ,钱杰 ,唐东雄;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5期
4 杨_";发展“大学经济”建设生态城市[J];山东环境;2002年02期
5 ;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J];环境导报;2002年05期
6 常丽;走进“未来的生态城市”[J];森林与人类;2002年10期
7 ;何谓生态城市[J];求知;2003年03期
8 李海峰,李江华;日本在循环社会和生态城市建设上的实践[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2期
9 陈万里;加快龙岩生态城市建设步伐[J];福建环境;2003年02期
10 周杰,朱德明,袁克昌;生态城市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彦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郭荣发;罗炳卢;陈保雄;;深圳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实践与探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以上海为例[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张静斋;;以绿化为核心 建立生态城市[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吕琴;姜巧荣;;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6 赵树魁;谭淑梅;王继珍;;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对策[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建民;;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与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9 宋治清;丁艳;景娟;;生态城市建设与市域协调发展研究——以深圳市为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蔡吉;;生态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廷榔;生态城市建设莫入误区[N];经济日报;2002年
2 组稿记者 李婷 赵镭;贴近主导产业 建设生态城市[N];吉林日报;2004年
3 金晓玲;下一个目标:生态城市[N];辽宁日报;2005年
4 刘媛媛 江彦鲆 赵文;生态城市: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新趋势[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5 刘国栋;沈阳启动“生态城市”建设引擎[N];沈阳日报;2005年
6 孙全;建议案力推沈阳生态城市建设[N];沈阳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傅淞岩;绿色“无极”:沈阳打造生态城市[N];沈阳日报;2005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郑英 魏守伦;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在深开幕[N];深圳商报;2002年
9 刘媛媛 江彦鲆 赵文;专家指出:中国建设生态城市是大势所趋[N];云南政协报;2005年
10 胡伯俊;建设生态城市,,必须立足当前,加快发展[N];张家界日报;2005年
本文编号:656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56263.html